【原文】
王乔飞凫舄[1],东方金马门[2]。
从宦非宦侣[3],避世不避喧[4]。
揆余发皇鉴[5],短翮屡飞翻[6]。
晨趋朝建礼[7],晚沐卧郊园[8]。
宾至下尘榻[9],忧来命绿樽[10]。
昔贤侔时雨[11],今守馥兰荪[12]。
神交疲梦寐[13],路远隔思存[14]。
牵拙谬东汜[15],浮惰及西昆[16]。
顾循良菲薄[17],何以俪玙璠[18]。
将随渤澥去[19],刷羽泛清源[20]。
【注释】
[1]王乔飞凫舄(fúxì):传说汉明帝时得道的方士王乔乘凫舄(一种神鞋)飞行。《风俗通义·正失》:“俗说孝明帝时,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,每月朔常诣台朝。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,密令太史候望。言其临至时,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。因伏侍,见凫举罗,但得一双舄耳。使尚方识视,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……(太史)言此令即仙人王乔者也。”《后汉书·方术传》有类似记载。凫,野鸭。舄,鞋。
[2]东方金马门:指东方朔,汉武帝时人,曾待诏金马门,官至太中大夫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武帝时,齐人有东方生名朔……时坐席中,酒酣,据地歌曰:‘陆沉于俗,避世金马门。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,何必深山之中,蒿庐之下。’金马门者,宦者署门也,门旁有铜马,故谓之曰‘金马门’。”
[3]从宦非宦侣:此言王乔。从宦,做官。宦侣,同僚。
[4]避世不避喧:此言东方朔。喧,喧呼,繁闹。
[5]揆(kuí)余发皇鉴:屈原《离骚》:“皇览揆余初度兮。”揆,估量。余,我。皇。这里指君王。鉴,观察,即“量才而用”之意。
[6]短翮(hé):短翅。自谦之辞。屡飞翻:谓历任多种官职。
[7]建礼:汉宫门名。李善注引《汉书典职》:“尚书郎昼夜更直于建礼门内。”这里泛指宫门。
[8]沐:沐浴,休息。
[9]宾至下尘榻:李善注:“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‘徐稚,字孺子,豫章人,屡辟公府不起。时陈蕃为太守,以礼请署功曹,稚不免之,既谒而退。蕃在郡不接宾,唯稚来特设一榻,去则悬之。’傅玄《杂诗》曰:‘机榻委尘埃。’”榻,低矮狭长的坐卧用具。
[10]忧来命绿樽: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销忧者莫若酒。”樽,酒器。
[11]侔:等。时雨:应时之雨。
[12]今守馥兰荪(sūn):李善注:“潘正叔《赠河阳诗》曰:‘流声馥秋兰。’”今守,指谢朓。馥,香。兰、荪,皆香草名。
[13]神交:谓梦中会面。梦寐:睡梦。
[14]思存:想念。《诗经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:“匪我思存。”
[15]牵拙:李善注:“牵率庸拙也。”牵率,也作“牵帅”,牵连之意。《春秋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女既勤君而兴诸侯,牵帅老夫,以至于此。”“牵拙”谓自己才能庸拙而又被人为地牵连。东汜(sì):李善注:“谓汤谷,日之所出也。”汤谷,也作“旸谷”,传说中的日出之处。
[16]浮惰:李善注:“浮名惰懈也。”西昆:李善注:“谓崦嵫,日之所入也。”李周翰注:“日入处,比衰老也。”沈约于隆昌元年(494)出为东阳太守,齐明帝即位,征为五兵尚书,这里遂以日之起落为比,以见时之早晚、人之少老。
[17]顾循:眷念之情。菲薄:微薄。
[18]俪(lì):并列,比。玙(yú)、璠(fán):皆美玉名。
[19]渤澥(xiè):即渤海。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浮渤澥,游孟诸。”
[20]刷羽泛清源:刘桢《赠徐幹》:“细柳夹道生,方塘含清源。”又《杂诗》:“方塘含白水,中有凫与雁。安得肃肃羽,从尔浮波澜。”刷羽,整理羽毛。泛,漂浮。清源,清水。
【翻译】
王乔乘着一双凫舄飞行,东方朔避世京都金马门。
做官却不同于一般僚属,避世不害怕繁杂和喧闹。
君王考察估量我的情况,我曾奋起短翅屡屡飞翔。
早晨奔赴建礼宫门上朝,晚上沐浴躺卧郊外家园。
客至取下灰蒙蒙的坐榻,忧来命人端上绿色酒樽。
往昔贤人就像应时之雨,今日太守芳名有如兰荪。
梦中频频会面颇觉疲倦,道路遥远阻隔彼此思念。
牵率庸拙谬从东汜腾升,浮名惰懈旋从西昆下沉。
眷顾之情诚然十分微薄,怎能够同玙璠相提并论。
将要随着渤海洪波而去,整翅在清水中漂浮翻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