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眷言访舟客,兹川信可珍。

【原文】

眷言访舟客[1],兹川信可珍。

洞澈随深浅[2],皎镜无冬春[3]

千仞写乔树[4],百丈见游鳞。

沧浪有时浊[5],清济涸无津[6]

岂若乘斯去[7],俯映石磷磷[8]

纷吾隔嚣滓[9],宁假濯衣巾[10]

愿以潺湲水[11],沾君缨上尘[12]

【注释】

[1]眷言:怀顾貌。访舟客:寻船过河的客人。为诗人自指。

[2]洞澈:透明。

[3]皎镜:明洁澄澈。

[4]仞: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。写:描摹。这里是映入的意思。乔树:高树。

[5]沧浪:水名。或云为汉水支流,或云即汉水,旧说颇歧异。还有解作“青色”者。《孟子·离娄》:“有孺子歌曰:‘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,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’”

[6]济:水名。源出今河南济源王屋山,其故道过黄河而南,东流至山东,与黄河并行入海。后下游为黄河所夺,惟发源处尚存。涸(hé):干枯。津:这里借指水。

[7]斯:此指新安江。

[8]磷磷:石在水中很明净的样子。

[9]纷:杂乱貌。嚣滓:犹嚣尘,喧闹而多尘埃。谓京师污浊的环境。滓,沉淀的杂质。李善注:“谓去京师嚣尘之地以往东阳,自然隔越,亦不须濯衣巾。”

[10]宁:岂,难道。假:借。

[11]潺湲(chán yuán):水流不断貌。

[12]沾:洗。缨:结冠的带子。

【翻译】

我这个寻船客在这不断怀顾,这条江真是值得好好地珍惜。

无论深浅它都那样清晰透明,无论冬春它都那样澄澈明洁。

千仞高的树木影子直映水底,百丈深的水中也能看到游鱼。

沧浪之水也有个浑浊的时候,济水虽清却干枯得没水一滴。

难道要乘着这江流远远离去,在江中磷磷白石上俯映身影?

我已经离开喧闹多尘的京师,难道还须用这江水洗濯衣巾?

我愿用这不断流淌着的江水,为京师诸君洗掉帽带上灰尘。

下一篇:暂无
元芳,你怎么看?
加载中...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2025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