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公自幼及长,述作不倦,固以理穷言行,事该军国[1],岂直雕章缛采而已哉[2]!若乃统体必善[3],缀赏无地[4],虽楚、赵群才,汉、魏众作[5],曾何足云,曾何足云!昉尝以笔札见知[6],思以薄技效德[7],是用缀缉遗文[8],永贻世范[9]。为如干秩[10],如干卷。所撰《古今集记》[11],今书《七志》,为一家言[12],不列于集。集录如左。
【注释】
[1]该:具备,包含。
[2]雕章缛采:谓对文章辞句着意修饰。
[3]统体:总体。
[4]缀赏无地:吕向注:“缀赏,追赏也。无地,不择地遇之则为胜也。”
[5]“虽楚、赵”二句:李善注:“楚有屈原,赵有荀卿;汉则司马、扬雄,魏则陈思、王粲。”
[6]笔札:指公文的写作。陆机《与吴王表》:“臣本以笔札见知。”
[7]薄技:微小的才能。
[8]缀缉:收集整理。即编辑。
[9]贻:留。范:法则。
[10]如干:若干。秩:当作“帙”,书函。书一函称一帙。
[11]《古今集记》: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王俭撰《丧服古今集记》三卷,今佚。
[12]一家言:自成一家的学说。
【翻译】
公从幼年到成年,不知疲倦地著述,本是要以此穷尽言行之理,包含军国之事,哪里只是为了雕章琢句而已呢!至于总体上必定要求完美,追赏起来无处不给人以教益,即使是楚国、赵国的众多文才,汉世、曹魏的众多佳作,又哪里值得提起,哪里值得提起!任昉曾以所作公文被公知遇,想以自己微薄的才能报效恩德,因此编辑遗文,永为世人留下法则。编为若干帙,若干卷。所著《古今集记》,今书《七志》,为一家之言,不列于集中。文集搜集编录如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