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臣谨案:新除中军参军臣刘整[1],闾阎
茸[2],名教所绝[3]。直以前代外戚[4],仕因纨裤[5],恶积衅稔[6],亲旧侧目[7],理绝通问[8],而妄肆丑辞[9];终夕不寐[10],而谬加大杖[11]。薛包分财,取其老弱[12]。高凤自秽,争讼寡嫂[13]。未见孟尝之深心,唯敩文通之伪迹[14]。昔人睦亲,衣无常主;整之抚侄,食有故人[15]。何其不能折契钟庾,而襜帷交质[16]?人之无情,一何至此!实教义所不容[17],绅冕所共弃[18]。
【注释】
[1]新除:新近拜官就职。除,除去故官就新官。
[2]闾阎:里巷。
茸(tà róng):卑贱小人。
,通“阘”。
[3]名教:士君子之道德标准。绝:弃。
[4]直以:只因。前代外戚:指齐朝后妃之亲。
[5]纨裤:本指细绢制成的裤子,后泛指富贵人家之子弟。含鄙薄之意。
[6]恶积衅稔:累恶至于罪重。衅,罪。稔,熟。
[7]亲旧:亲朋故旧。侧目:言恶之甚。
[8]理绝通问:《礼记·曲礼》:“男女不杂坐……嫂叔不通问。”不通问,故云理绝。
[9]妄肆丑辞:滥施骂詈之词。肆,恣意。谓刘整骂其嫂范氏。
[10]终夕不寐:言刘整私其子,则竟夕不寐。
[11]谬加大杖:谓刘整恶其侄,则妄加大杖。谬,误。
[12]“薛包”二句:李善注引《后汉书》曰:“汝南薛包,字孟尝,好学笃行,弟子求分异居,包不能止,乃中分其财,奴婢引其老者,曰:‘与我共事久,若不能使也。’田庐取其荒颓者,曰:‘吾少时所治,意所恋也。’器物取朽败者,曰:‘吾素所服食,身口所安。’后征拜侍中。”
[13]“高凤”二句:自秽,自我诋毁。李善注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高凤,字文通,南阳人也。凤年老声名著闻,太守连召请,恐不得免,自言凤本巫家,不应为吏,又与寡嫂诈讼田,遂不仕。”
[14]“未见”二句:谓刘整不具薛包之深刻用心,但效高凤之虚假劣迹。劣迹在高凤则虚,于刘整则真。敩(xué),同“学”,效法。
[15]“整之抚侄”二句:谓责米。李善注引《西京杂记》曰:“公孙弘起家徒步,为丞相。故人齐高贺从之,弘食以脱粟饭,覆以布被。贺怨曰:‘何用故人富贵为,脱粟、布被我自有之。’弘大惭。贺乃告人曰:‘公孙弘内厨五鼎,外膳一肴,岂可以临天下。’于是朝右疑其矫焉。弘叹曰:‘宁逢恶宾,不逢故人。’”
[16]“何其”二句:谓嫂虽负钟庾之多,亦宜折券不论;而刘整为六斗米而取嫂车帷为质。言刘整之罪深。折契,折券。毁弃债券,不再索偿。古用竹札书,故可折。钟庾,古容量单位。六斛四斗为一钟。十六斗为一庾。襜(chān),车帷。交质,交相为质。
[17]教义:教化之大义。
[18]绅冕:衣冠之士。
【翻译】
臣敬禀:新授中军参军之职的刘整,是一个里巷里的卑贱小人,君子之道所不齿之徒,只因为是齐朝外戚,裙带为官,积恶成罪,亲朋故旧都怒目以对。他违背叔嫂之常礼,恶言相加;对自己的儿子百般溺爱,对侄子却棍棒滥施。东汉时代,薛包分家,奴婢专取老弱病残。高凤清廉,宁肯自毁名声,诡称与寡嫂争讼。现在不见薛包的良苦用心,反把高凤的伪称劣迹,以伪当真。前人为了关怀同族儿辈,普施寒衣;刘整对待侄子,却亲而愈疏。何以计较几斗米而强拿车帷为抵押?人情淡薄,竟到了这等地步!实在是为道德之所难容,为体面人士所不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