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臣昉顿首顿首,死罪死罪:窃寻獯猃侵轶,暂扰疆陲;王师薄伐,所向风靡。是以淮徐献捷,河兖凯归。东关无一战之劳,涂中罕千金之费。而司部悬隔,斜临寇境,故使狡虏凭陵,淹移岁月。故司州刺史蔡道恭,率厉义勇,奋不顾命,全城守死,自冬徂秋;犹有转战无穷,亟摧丑虏。方之居延,则陵降而恭守;比之疏勒,则耿存而蔡亡。若使郢部救兵,微接声援,则单于之首,久悬北阙。岂直受降可筑,涉安启土而已哉!寔由郢州刺史臣景宗受命致讨,不时言迈,故使猬结蚁聚,水草有依。方复按甲盘桓,缓救资敌,遂令孤城穷守,力屈凶威。虽然,犹应固守三关,更谋进取,而退师延颈,自贻亏衄。疆埸侵骇,职是之由。不有严刑,诛赏安置,景宗即主。

【原文】

臣昉顿首顿首,死罪死罪:窃寻獯猃侵轶[1],暂扰疆陲[2];王师薄伐[3],所向风靡[4]。是以淮徐献捷,河兖凯归[5]。东关无一战之劳[6],涂中罕千金之费[7]。而司部悬隔[8],斜临寇境[9],故使狡虏凭陵[10],淹移岁月[11]。故司州刺史蔡道恭,率厉义勇,奋不顾命,全城守死,自冬徂秋[12];犹有转战无穷,亟摧丑虏[13]。方之居延,则陵降而恭守;比之疏勒,则耿存而蔡亡[14]。若使郢部救兵[15],微接声援[16],则单于之首[17],久悬北阙[18]。岂直受降可筑[19],涉安启土而已哉[20]!寔由郢州刺史臣景宗受命致讨[21],不时言迈[22],故使猬结蚁聚[23],水草有依[24]。方复按甲盘桓[25],缓救资敌[26],遂令孤城穷守[27],力屈凶威[28]。虽然,犹应固守三关[29],更谋进取,而退师延颈[30],自贻亏衄[31]。疆埸侵骇[32],职是之由[33]。不有严刑[34],诛赏安置[35],景宗即主[36]

【注释】

[1]窃寻:暗自探究。獯猃(xūn xiǎn):匈奴名。此指后魏。侵轶:突袭,包抄。

[2]疆陲:边境。

[3]王师:指梁军。薄伐:征伐。薄,发语词。

[4]风靡:顺风倾倒。

[5]“是以淮徐”二句:淮、徐、河、兖,指淮河、徐州、济河、兖州,皆梁地。献捷,报捷。凯归,胜利而归。

[6]东关:关隘名。即东兴堤。三国吴黄龙二年(230)始筑,以遏巢湖水。建兴元年(252)十月,诸葛恪会众于东兴,更筑大堤,并于左右两侧傍山筑两城。一名东关,一名西关。事见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。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。

[7]涂中:地名。罕:无。千金之费:刘良注:“凡起十万之师,日费千金也。”

[8]司部:司州。南朝宋刘裕收复河南,置司州。悬隔:谓去京城远。

[9]斜临寇境:谓司州面临北魏。斜临,因与北魏交界而贬言之。

[10]狡虏:狡猾的敌人。凭陵:侵凌,进逼。

[11]淹移:延宕。

[12]“故司州”几句:李善注引刘璠《梁典》曰:“天监三年,司州刺史汉寿伯蔡道恭卒于围。道恭少以勇力闻。及病,犹自力战,守城数日,不能起,闻战鼓声,愤吒而卒。众犹拒守,无有二心,攻围二年,无有叛者。入秋,霖雨洪澍,一夜城颓,壮士犹不降。及城陷,捶其余众,求恭尸,卒不能得也。”徂,往。

[13]亟:数。丑虏:北魏。

[14]“方之”几句:这几句谓蔡道恭过于李耿二人。陵降而恭守,指李陵败降,蔡道恭死守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(武帝)遣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,与单于战。斩首虏万余级。陵兵败,降匈奴。”居延,县名。故地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。西汉置,属张掖郡,为郡都尉治所。踈勒,即疏勒。汉西域城国,故地在今新疆喀什一带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曰:耿恭,字伯宗,为戊己校尉。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,乃据之。匈奴复来攻恭,于城中穿井十五丈,不得水,恭仰叹曰:“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,飞泉涌出;今汉德神明,岂有穷哉!”乃整衣服,向井再拜,为吏士祷,有顷,飞泉奔出,众皆称万岁。乃令吏士扬水示虏,以为神明,遂引去。

[15]郢部:郢州。曹景宗时为郢州刺史。

[16]微接:稍相接应、会合。声援:声势相通,互为声助。

[17]单(chán)于:汉时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。此指后魏主。

[18]北阙:古代宫殿北面之门楼。

[19]受降可筑: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(汉武帝)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。”受降城,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。

[20]涉安启土:李善注引《汉书》曰:“涉安侯于单于,以匈奴单于太子降。”启土,开启夷狄之土。

[21]受命致讨:奉皇帝诏命致力讨伐北魏。

[22]不时:不及时。言:语气词。迈:行。

[23]猬结蚁聚:喻人多而聚集在一起。

[24]水草有依:李善注引《汉书》曰:“猃狁獯鬻居于边地,逐水草迁徙。”

[25]按甲:李善注引《魏志》曰:“司马文王征诸葛诞,六军按甲,而诞自困。”按,下甲。盘桓:不进。

[26]资敌:助敌。

[27]孤城:指司州。

[28]力屈:犹言力挫。凶威:凶贼为害。

[29]三关:谓上党关、壶口关、石陉关。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夫上党之地,有四塞之固,东带三关,西为国蔽。”

[30]延颈:李善谓戍关名。

[31]自贻:自取。亏衄(nǜ):亏损,挫折。

[32]侵骇:受侵,惊骇。

[33]职是之由:唯此职司是问。

[34]严刑:严峻的法制。

[35]诛赏安置:赏罚难以分明。置,用。

[36]主:谓罪魁祸首。按,据钱锺书《管锥编》,某即主,为古代法律常用语。此前为罪状,后作判词。

【翻译】

臣任昉顿首顿首,死罪死罪:我获悉北方匈奴为患,骚扰边疆,王师讨伐,所向披靡。淮河、徐州捷报频传;济河、兖州胜利而归。东关一战,未动兵甲而城池已获;涂中之役,轻而易举而不费千金。然而,司州远离京城,面敌而据,故易遭顽敌侵凌,此事由来已久。司州刺史蔡道恭,亲率义勇之士,奋不顾身,全城死守,从头年冬天坚持到来年秋季,转战抗争,屡挫凶顽。如若将他与李陵相比,那么李陵降敌而道恭坚守;将他与耿恭相比,则耿恭生还而道恭阵亡。当时,要是郢州援兵稍加声援接应,敌人首级早已悬诸国门。远非修筑受降城,开启夷狄之土可相与比拟!实在是由于郢州刺史曹景宗枉受皇命,征讨不力,坐失战机致使敌人尚能聚集一处,得以喘息。再说,曹景宗按兵不动,延宕盘桓,耽误援救等于帮助敌人,于是使司州孤城无援,拼死坚守,奋力抵抗,直到最后。纵然如此,曹景宗还是应该固守三关,再图进取,不料他竟然退师延颈,束手待毙。战事失利,唯职是问,不依军法,置赏罚于何地?曹景宗就是罪魁祸首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加载中...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2025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