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臣昉启:奉敕并赐示《七夕》五韵[1]。窃惟帝迹多绪,俯同不一[2];托情风什[3],希世罕工。虽汉在四世,魏称三祖,宁足以继想《南风》、克谐《调露》[4]。
【注释】
[1]敕:自上命下之词,特指皇帝的诏书。《七夕》:七夕,节日名。指阴历七月初七的晚上,相传这天为牛郎织女在天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。歌咏这一类题材的诗作,称《七夕》。五韵:当时作诗两句押韵,故五韵为十句。
[2]“窃惟”二句:李善注引《春秋合诚图》曰:“黄帝布迹,必稽功务法。”又引宋均曰:“迹,行迹,谓功绩也。”李周翰注:“绪,事也。俯,下也。不一,言多也。”按,俯,指俯就。同,会合。这里指惠顾。
[3]风什:这里指诗篇。
[4]“虽汉”几句:意谓汉武帝与魏之三祖,虽擅长诗赋但不足以继想《南风》之诗,也不能与《调露》之诗和谐相称,唯梁武帝之诗赋能与之媲美。汉在四世,汉武帝善作诗赋,为汉代第四代君王,故云。魏称三祖,魏代三位君王善于作诗,即魏武帝曹操、文帝曹丕、明帝曹叡,并称“三祖”。
【翻译】
臣下昉启:敬奉诏书,并惠赐恩示《七夕》五韵。暗自思念圣上功绩、事业隆盛,却多次俯就惠顾;圣上寄情于诗,诗之佳美为世所少见。虽然汉代的武帝,魏代的武帝、文帝、明帝,也以写诗著称,但既不足以继想《南风》之诗,也不能与《调露》之乐相和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