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宣德皇后敬问具位:夫功在不赏,故庸勋之典盖阙;施侔造物,则谢德之途已寡也。要不得不强为之名,使荃宰有寄。公实天生德,齐圣广渊。不改参辰,而九星仰止;不易日月,而二仪贞观。在昔晦明,隐鳞戢翼。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,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。辩析天口而似不能言,文擅雕龙而成辄削稿。

【原文】

宣德皇后敬问具位[1]

夫功在不赏[2],故庸勋之典盖阙[3];施侔造物[4],则谢德之途已寡也。要不得不强为之名,使荃宰有寄[5]。公实天生德[6],齐圣广渊[7]。不改参辰,而九星仰止;不易日月,而二仪贞观[8]。在昔晦明[9],隐鳞戢翼[10]。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[11],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[12]。辩析天口而似不能言,文擅雕龙而成辄削稿[13]

【注释】

[1]问:命令。具位:谓在位百官。

[2]功在不赏:言功劳太大,无法行赏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载蒯通说韩信曰:“功盖天下者不赏。”

[3]庸勋之典盖阙:谓论功行赏之常法缺而不行。庸,用。勋,功。

[4]施:施恩。侔:等同。造物:谓天。

[5]荃:香草,以喻君。宰:臣子。

[6]公:指梁王。

[7]齐圣广渊:谓梁王之德,齐于圣贤,既广且深。

[8]“不改”几句:参(shēn)辰,亦即参商。参,星名。出现在东方。辰,星名。出现在西方。原比喻双方隔绝,互不相见。此处“不改参辰”及下文“不易日月”,谓天下已定。九星,九州。仰止,敬仰,仰望。二仪,天地。贞观,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天地之道,贞观者也。”疏:“谓天覆地载之道,以贞正得之,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。”后以贞观指澄清宇宙,恢宏正道。

[9]在昔:言梁王在往昔之时。晦明:藏明于暗。

[10]隐鳞戢(jí)翼:如龙隐鳞,如凤藏翼。戢,收敛。

[11]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:谓梁王潜隐之时,广通经籍,推尊师傅,不以博通而傲师。让齿,犹言推尊。一卷之师,言所读甚少之师。

[12]剑气:勇气。前句谓文,此句谓武。

[13]“辩析”二句:辩析,分别事理。天口,能言善辩。《七略》:“齐田骈好谈论,故齐人为语曰天口骈。”雕龙,战国齐人驺衍“言天事”,善闳辩,驺奭(shì)“采驺衍之术以纪文”。齐人因称驺衍为“谈天衍”,驺奭为“雕龙奭”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·集解》引刘向《别录》曰:“驺奭修衍之文,饰若雕镂龙文,故曰雕龙。”后因用以喻善于文辞。辄,则,即。削稿,谓不留稿本。

【翻译】

宣德皇后谨命令列位官员:

功劳太大,无法加赏,所以庆功典礼不再举行;施福于民,几同上天,而报答之途反近于无。总之强作酬谢名,才能使君臣的感情有所寄托。梁王天生大德,德行之深广,与圣人无异。就像参商不动而九州齐仰,日月不变而乾坤普照。从前梁王未露头角,就像龙藏鳞甲,凤隐翅翼。自己博览群书却尊敬一卷之师,自己勇气凌云却甘居众人之下。本来明析事理能言善辩却像不善言论,善于文辞却不留稿本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