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武皇晏驾[1],寄深负图[2]。公仰惟国典[3],俯遵遗托。俯擗天伦[4],踊绝于地[5]。居处之节[6],复如居武穆之忧[7]。圣主嗣兴[8],地居旦奭[9]。有诏策授太傅[10],领司徒,余悉如故。坐而论道[11],动以观德[12]。地尊礼绝[13],亲贤莫贰[14]。又诏加公入朝不趋[15],赞拜不名[16],剑履上殿[17]。萧傅之贤[18],曹马之亲[19],兼之者公也。复以申威重道[20],增崇德统[21],进督南徐州诸军事,余悉如故。并奏疏累上[22],身殁让存[23]。
【注释】
[1]晏驾:去世。古人讳言帝王死亡,故云。应劭《风俗通义·丧祭》:“天子当夜寝早作,身省万机,如今崩殒,则为晏驾矣。”
[2]负图:即负扆之图。扆,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,也称斧扆。天子朝诸侯,背扆南面而立,故称负扆。周武王死后,成王继位,因年幼,由周公代理朝政,相传曾怀抱成王负扆以朝诸侯,后人因图画其事。这里指齐武帝在太子死后立太子之子萧昭业为皇太孙,因太孙年幼,临死前令萧子良辅政之事。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乎明堂,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,桀纣之象,而各有善恶之状,兴废之诫焉。又有周公相成王,抱之负斧扆,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。”
[3]惟:思。国典:国家的典章制度。
[4]擗(pǐ):抚心,捶胸。为悲极之状。天伦:谓父子之序。指武帝之丧。
[5]踊:顿足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辟踊,哀之至也。”孔颖达疏曰:“抚心为辟,跳跃为踊。”绝于地:倒在地上。
[6]居处:指日常起居。节:礼节。
[7]武穆:武穆皇后。忧:父母的丧事称忧。
[8]圣主:指郁林王萧昭业。嗣兴:继立。
[9]旦:周公名姬旦。奭(shì):召公名姬奭,为周公得力助手。
[10]太傅:官名。位高,参预朝政,但不甚有实权。
[11]坐而论道:本指无固定职守,专门陪侍帝王议论政事的大臣。这里指萧子良身居高位,因之坐而论道,与百官不同。
[12]动以观德:谓其一举一动皆有德,为天下所观瞻。
[13]地:地位。绝:达于极点。
[14]亲贤:皇亲贤臣。贰:怀存不信任。
[15]趋:指小步快走,以表示恭敬。
[16]赞拜:古代臣下朝拜天子,司仪者在旁唱礼,唱礼时直呼朝拜者的姓名。不名:不直呼姓名,只称官职。
[17]剑履上殿:带剑穿鞋上殿。古时臣不能穿鞋带兵器上殿。入朝不趋,赞拜不名,剑履上殿,是给予萧子良的一种特殊礼遇。
[18]萧傅:指萧何,西汉初大臣。佐刘邦建立汉朝,刘邦赐带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
[19]曹马:指曹真,曹操族子。明帝时,因抵御诸葛亮有功,迁大司马,赐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
[20]道:指有道。谓政治清明。
[21]增崇:弘扬,尊崇。德统:以德化人的传统。
[22]累:多次,连续。
[23]殁:死。让存:所上让表还在。让表,大臣在加官后所表示谦让的奏章。
【翻译】
武帝去世,临终以辅政重任深相寄托。公仰思国家典章制度,俯遵先帝临终嘱托。低头捶胸痛悼武帝去世,顿足不已终至哭倒于地。日常起居的礼节,同居武穆皇后之丧时的情形一样。郁林王继立,公居于周公、召公的地位。有诏策任命为太傅,兼司徒,其余官职保留不变。在朝坐而论道,一举一动皆有德,为天下人所观瞻。地位尊崇,礼遇隆盛,皇亲贤臣,对公没有不信任的。又下诏加公入朝不趋,朝拜时不直呼其名,可带剑穿鞋上殿。萧何之贤,曹真之亲,能够兼而有之者要算公了。又为了申扬朝威,表现对清明政治的推重,弘扬尊崇以德化人的传统,进督南徐州诸军事,其余官职保留不变。公一再上表推辞,身死之后这些让表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