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武皇帝嗣位[1],进封竟陵郡王,食邑加千户。复授使持节、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、镇北将军、南徐州刺史。迁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南兖徐北兖青冀五州诸军事、征北将军、南兖州刺史[2]。兖徐接壤,素渐河润[3]。未及下车[4],仁声先洽[5]。玉关靖柝[6],北门寝扃[7]。朝旨以董司岳牧[8],敷兴邦教[9]。方任虽重[10],比此为轻[11]。征护军将军[12],兼司徒[13],侍中如故。又授车骑将军[14],兼司徒,侍中如故。即授司徒,侍中又如故。上穆三能[15],下敷五典[16]。辟玄闱以阐化[17],寝鸣钟以体国[18]。翼亮孝治[19],缉熙中教[20]。夺金耻讼[21],蹊田自嘿[22]。不雕其朴[23],用晦其明[24]。声化之有伦[25],繄公是赖[26]。庠序肇兴[27],仪形国胄[28]。师氏之选[29],允师人范[30]。以本官领国子祭酒[31],固辞不拜[32]。八座初启[33],以公补尚书令[34]。式是敷奏[35],百揆时序[36]。夫国家之道[37],互为公私[38]。君亲之义[39],递为隐犯[40]。公二极一致[41],爱敬同归[42]。亮诚尽规[43],谋猷弘远矣[44]。又授使持节、都督扬州诸军事、扬州刺史,本官悉如故。旧惟淮海[45],今则神牧[46]。编户殷阜[47],萌俗繁滋[48]。不言之化[49],若门到户说矣[50]。顷之[51],解尚书令,改授中书监[52],余悉如故。献纳枢机[53],丝纶允缉[54]。
【注释】
[1]嗣位:继位。
[2]侍中:官名。负责侍从天子,应对顾问。北兖:即兖州(今属山东)。
[3]素:平素,一向。渐:逐渐。河润:言恩泽及人,如河水之浸润土地。后用以比喻施恩于人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河润九里,泽及三族。”
[4]下车:到任。
[5]仁声:本指古代乐曲《雅》《颂》的演奏声。此指仁义的名声。洽:传遍。
[6]玉关:即玉门关,在今甘肃敦煌西北。这里泛指边关。靖:止息。柝(tuò):巡夜打更用的梆子。
[7]北门:比喻北方的重镇。寝:止息。扃(jiōng):从外面关门的门闩。
[8]朝旨:朝廷的旨意、意见。董司:指封疆大吏之职。董,督察。司,主持,掌管。岳牧:相传尧舜时有四岳、十二州牧分管政务和方国诸侯,合称岳牧。后用作封疆大吏的泛称。
[9]敷兴:传布,推广。邦教:国家的教化。
[10]方任:一方的重任。指南兖州刺史之职。
[11]此:指兴教化。
[12]征:召。
[13]司徒:官名。主管教化。东汉时为“三公”之一。
[14]车骑将军:高级武官名。
[15]穆:和睦。三能:星名。即三台。位北斗星下,分上台、中台、下台,共六颗,两两相对。古以之象征人事。
[16]敷:传布。五典:即五教。指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五种封建伦理道德。
[17]辟:开。玄闱:即玄门,玄妙之法门,谓佛教。《资持记上》:“佛法深妙,有信得入,故曰玄门。”闱,宫中小门。阐化:开创教化。据《南齐书·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,萧子良于永明五年(487)正式授予司徒职务后,“招致名僧,讲语佛法,造经呗新声”,以致形成了“道俗之盛,江左未有”的局面。其崇佛的目的,是为了劝化人民“向善”,以巩固其贵族的统治,故云“阐化”。
[18]寝鸣钟:谓息其击钟鼎食之盛,以崇尚节俭之道。寝,止息。鸣钟,即鸣钟而食。古代富贵之家,列鼎而食,食时击钟奏乐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若夫翁伯浊质张里之家,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,东京公侯,壮何能加。”体国:治理国家。
[19]翼亮:辅佐光大。孝治:以孝治天下。
[20]缉熙:光明。中教:中正平和的教化。
[21]夺金:这里泛指偷窃者。《吕氏春秋·先识览》:“齐人有欲得金者,清旦,被衣冠,往鬻金者之所,见人操金,攫而夺之。吏搏而束缚之。问曰:‘人皆在焉,子攫人之金,何故?’对吏曰:‘殊不见人,徒见金耳。’”耻讼:以诉讼见官为羞耻。即偷窃者皆有羞耻自束之心。
[22]蹊田:践踏农田。李善注引《左氏传》:“申叔时谓楚子曰:‘牵牛以蹊人之田,而夺之牛,牵牛以蹊者,信有罪矣。而夺之牛,罚以重矣。’”自嘿(mò):自己闭口不说话。谓有羞愧之心。嘿,同“默”。
[23]朴:质朴。
[24]用:以。晦其明:遮蔽其光明。
[25]声化:声威教化。伦:条理,顺序。
[26]繄(yì):语助词。
[27]庠(xiáng)序:古代地方学校。这里泛指学校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“殷曰庠,周曰序。”肇兴:开始兴办。
[28]仪形:法式,模范。此谓以榜样教育国胄。国胄:王侯子弟。这里泛指王侯及公卿大夫子弟。
[29]师氏:官名。掌管教育贵族子弟。
[30]允:用以。人范:人之模范。李善注引《法言》:“务学不如务求师。师者,人之模范也。”
[31]本官:原已担任的官职。指司徒、侍中。领:兼任。国子祭酒:学官名。掌领太学、国子学及国子监所属各学。
[32]固辞:一再推辞。拜:授官。
[33]八座:封建王朝的高级官员。据《宋书·百官志》,南朝时以吏部尚书、祠部尚书、度支尚书、都官尚书、五兵尚书共五尚书和左、右二仆射、一尚书令为八座。启:设置。尚书机构魏晋以后发展迅速,但仍时有增损,据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,尚书台还曾“无令,左仆射为台主,与令同”,这时八座或始设齐全,故云“启”。
[34]补:委任。尚书令: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长官,负责全面工作。
[35]式:用。是:这。敷奏:陈述奏进。这里指主管章奏文书之事。
[36]百揆(kuí):管理百事。时序:时间的先后。谓把各种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。
[37]国家:国与家。道:事理。指关于国与家之间关系的事理。
[38]互为公私:萧子良之父为皇帝,其父既代表国,也代表家,公中有私,私中有公,故云。
[39]义:道理。
[40]递:交替。指以皇帝看待萧颐时则“犯”,以父亲看待萧颐时则“隐”。隐:谓不称扬其过。犯:谓犯颜而谏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事亲有隐而无犯……事君有犯而无隐。”
[41]二极:两端。指君亲。一致:谓忠孝合一。
[42]爱:谓事亲。敬:谓事君。《孝经·士章》:“资于事父以事母,而爱同;资于事父以事君,而敬同。”同归:谓同归君亲。
[43]亮诚:诚信,尽忠职守。尽规:尽心尽力为帝王谋划。规,谋划。
[44]谋猷(yóu):计谋。弘远:博大深远。
[45]淮:淮河。海:指黄海。扬州在淮河与黄海之间。
[46]神牧:即刺史。此谓其治理如神。州官称牧。
[47]编户:编入户籍的平民。即指境内居民。殷阜:富实。
[48]萌俗:民众。萌,通“氓”,百姓,黎民。繁滋:繁衍。这里为众多之意。
[49]不言之化:意指无为而治,使民自化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夫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故圣人行不言之教。”
[50]若:如。门到户说:挨家挨户地说教。李善注引《孝经》曰:“‘君子之教以孝,非家至而日见之。’郑玄曰:‘非门到户至而日见之。’”
[51]顷之:不久。
[52]中书监:中书省的长官。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,因掌管机要,接近皇帝,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。
[53]献纳:建言以供采纳。枢机:朝廷的机要部门或职位。此指中书监之职。
[54]丝纶(lún):帝王诏书。这里指为帝王起草的诏书。《礼记·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孔颖达疏:“王言初出微细如丝,及其出行于外,言更渐大如似纶也。”允缉:真实和美。允,信。缉,和。
【翻译】
武皇帝继位后,进封竟陵郡王,食邑增加一千户。又任命为使持节、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、镇北将军、南徐州刺史。调任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南兖徐北兖青冀五州诸军事、征北将军、南兖州刺史。兖、徐两州接壤,平素所施恩惠已广有影响。还未到任,仁义的名声先就传布开来。边关巡夜打更的梆子不再敲响,北门的门闩也停止使用。朝廷旨意要以封疆大吏之身,来推广国内的教化。南兖州刺史的职位虽然重要,比起这个重任来还是算轻的。于是召为护军将军,兼司徒,侍中之职保留不变。又任命为车骑将军,兼司徒,侍中之职仍保留不变。正式任命为司徒,侍中之职仍保留不变。对上和睦君臣,对下传布五教。大兴佛教以开创教化,崇尚节俭之道以治理国家。辅佐光大以孝治天下的大业,使中正平和的教化大放光明。夺人金者以诉讼见官为羞耻,践人良田者自感理亏而默不作声。不雕琢修饰朴质的品格,以此遮蔽内在的光明。声威教化能够推行得这样有条有理,实在是靠了公的努力。学校开始兴办,要用好的榜样来教育贵族子弟。须选拔师氏之官,以为人师并做出风范。于是以原任官职兼任国子祭酒,因一再推辞而未任命。八座刚刚设置,以公出任尚书令。主管章奏文书之事,把各种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,国与家之间关系,是互为公私。君与亲之间的道理,是交替着隐犯。公能将君与亲结合一致,使爱与敬同归一处。以诚信之心尽力为皇帝谋划,计谋既博大又深远。又任命为使持节、都督扬州诸军事、扬州刺史。原所担任的官职一概保留不变。扬州过去在淮河、黄海之间,今天成为此州州牧。境内居民殷富,人口众多。无为而治,使民自化,就像挨家挨户地去劝说过。不久,解除尚书令的职务,重新任命为中书监,其余官职保留不变。在这个重要岗位上建言以供采纳,为皇帝起草的诏书真实而和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