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南徐州南兰陵郡县都乡中都里萧公年三十五行状。公道亚生知,照邻几庶。孝始人伦,忠为令德,公实体之,非毁誉所至。天才博赡,学综该明。至若曲台之礼,九师之易;《乐》分龙赵,《诗》析齐韩;陈农所未究,河间所未辑;有一于此,罔不兼综者与!昔沛献访对于云台,东平齐声于杨史;淮南取贵于食时,陈思见称于七步:方斯蔑如也!

【原文】

南徐州南兰陵郡县都乡中都里萧公年三十五行状[1]。公道亚生知[2],照邻几庶[3]。孝始人伦[4],忠为令德[5],公实体之[6],非毁誉所至[7]。天才博赡[8],学综该明[9]。至若曲台之礼[10],九师之易[11];《乐》分龙赵[12],《诗》析齐韩[13];陈农所未究[14],河间所未辑[15];有一于此,罔不兼综者与[16]!昔沛献访对于云台[17],东平齐声于杨史[18];淮南取贵于食时[19],陈思见称于七步[20]:方斯蔑如也[21]

【注释】

[1]南徐州:州名。领十六郡,治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东晋南渡后侨置徐州而成。南朝宋元嘉八年(431)以江南晋陵(郡名。治晋陵县,在今江苏常州)地为南徐州,仍治京口。南兰陵:郡名。又县名。晋太兴初置,故城在今江苏常州西北。萧子良祖籍东海兰陵县(今山东枣庄东南)之中都乡中都里。西晋元康元年(291),分东海为兰陵郡。西晋末乱,“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。寓居江左者,皆侨置本土,加以南名,于是为南兰陵人也”(《南齐书·高帝纪》)。年三十五:萧子良卒于齐郁林王隆昌元年(494),终年三十五岁。

[2]道:指道德。亚生知:即学而知之者。亚,仅次一等的。生知,不待学习,生来就知道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。”

[3]照邻:照耀四周。意同“照临”。几庶:即近似之意。这里谓近似于圣人。

[4]人伦: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。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使契为司徒,教以人伦: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叙,朋友有信。”

[5]令德:美德。

[6]体:实行。

[7]毁:诽谤。誉:称赞,赞美。至:到,做到(忠孝)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。”

[8]博赡(shàn):广博丰富。

[9]综:综理,聚总。该明:广博详明。潘岳《故太常任府君画赞》:“学综群籍,智周万物。”

[10]曲台之礼:指有关礼制的著作。曲台,秦汉宫殿名。汉时用作天子射宫,即天子举行大射礼的处所,又立为署,置太常博士弟子。故汉以后,有关礼制的著作常以曲台为名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礼”类著录有《曲台后仓》九篇,为汉后仓(“仓”一作“苍”)所作。

[11]九师之易:指有关《周易》的著作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易”类著录有《淮南道训》二篇,班固自注:“淮南王安聘明《易》者九人,号九师说。”

[12]《乐》:儒家经典之一。今文经学家谓《乐》本无经,只是附于《诗经》的一种乐谱。这里泛指音乐。龙赵:皆西汉时著名琴曲作家和演奏家。龙,龙德。赵,赵定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有《雅琴赵氏》七篇、《雅琴龙氏》九十九篇。

[13]《诗》:《诗经》。析:分成。齐韩:指齐国的辕固、鲁国的申培。汉时,传授《诗经》的有齐、鲁、韩、毛四家。

[14]陈农:西汉官吏。成帝时,因书籍散失严重,曾命他负责广为搜求。究:穷尽。

[15]河间:指西汉景帝之子刘德,于前元二年(前155)立为河间王,死后谥献。刘德在国内想尽办法搜求先秦古籍,以致“得书多与汉朝等”。辑:收集。

[16]罔:无。兼综:兼备。

[17]沛献:指东汉光武帝之子刘辅,于建武二十年(44)封沛王,死后谥献。刘辅好经书,善说《京氏易》《孝经》《论语》及图谶。云台:东汉宫中高台名。明帝曾图画中兴功臣三十二人于此。《东观汉记》载,永平五年(62)秋,因京师地区少雨,明帝登上云台占卜,卦辞说:“蚁封穴户,大雨将集。”第二天果然下了大雨。明帝下诏问刘辅是何道理,刘辅上书作了一番解释。

[18]东平:指东汉光武帝之子刘苍,于建武十五年(39)封东平公,十七年(41)晋爵为王,死后谥宪。杨:指扬雄,一作“杨雄”,西汉辞赋家。史:指史岑,王莽末年为谒者,以善写文章闻名于世。《东观汉记》载,明帝时,东平王刘苍上《世祖受命中兴颂》,明帝十分赞赏,以问校书郎:“此与谁等?”皆云“类相如扬雄,前代史岑比之。”

[19]淮南:指淮南王刘安,西汉前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。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初(刘)安朝,上使作《离骚赋》,旦受诏,食时毕。”又高诱《淮南子叙》:“(刘)安为辨达,善属文。皇帝为从父,数上书,召见,孝文皇帝甚重之。诏使为《离骚赋》,自旦受诏,日早食已。上爱而秘之。”

[20]陈思:陈思王曹植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载,魏文帝曹丕曾令曹植七步中作诗一首,不成即行大法。曹植应声而作诗曰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曹植因以文思敏捷见称。

[21]方斯:比这。蔑如:没有什么了不起。

【翻译】

祖父太祖高皇帝 父世祖武皇帝

南徐州南兰陵郡南兰陵县都乡中都里萧公年三十五行状。公之道德仅次于生而知之者,其光辉照耀四周,近似于圣人。孝从尊崇人伦开始,忠是一种美德,公都实实在在地加以施行,不因别人诽谤或赞扬而受到影响。具有多方面的天才,胸中学问广博详明。至如曲台有关礼制的著作,九师有关《周易》的见解;《乐经》分成龙德、赵定两派,《诗经》分成齐、韩等几家;陈农未曾寻觅到的秘本,河间献王未曾搜求到的古籍;有公一个人在这里,就无不兼备了!以前沛献王在云台回答明帝询问,东平王被齐声以扬雄、史岑相比;淮南王因一顿饭的工夫完成《离骚赋》而提高身价,陈思王因七步成诗而受到赞赏:实际上比起公来,这些都没有什么了不起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