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兵固诡道[1],先声后实[2]。闻之有司,以万为一[3]。
纣之不善,我未之必[4]。虚皛湳德,谬彰甲吉[5]。
雍门不启[6],陈汧危逼[7]。观遂虎奋[8],感恩输力[9]。
重围克解[10],危城载色。岂曰无过[11],功亦不测[12]。
情固万端,于何不有。纷纭齐万[13],亦孔之丑[14]。
曰纳其降,曰枭其首[15]。畴真可掩,孰伪可久[16]。
既征尔辞,既蔽尔讼[17]。当乃明实,否则证空[18]。
好爵既靡[19],显戮亦从[20]。不见窦林,伏尸汉邦[21]。
周人之诗,寔曰《采薇》[22]。北难猃狁,西患昆夷[23]。
以古况今,何足曜威[24]。徒悯斯民,“我心伤悲”[25]。
斯民如何,荼毒于秦[26]。师旅既加,饥馑是因[27]。
疫疠淫行[28],荆棘成榛[29]。绛阳之粟[30],浮于渭滨[31]。
明明天子,视民如伤[32]。申命群司[33],保尔封疆[34]。
靡暴于众,无陵于强[35]。惴惴寡弱[36],如熙春阳[37]。
【注释】
[1]兵:犹言用兵。固:本来。诡道:此指兵不厌诈。
[2]先声后实:先以威名震敌,而后大军显其实力。
[3]“闻之”二句:谓有司闻之,疑孟观言诛万有诈,有司以之为一。有司,主管部门的官员。
[4]“纣之不善”二句:此以殷纣喻孟观。言孟观虽张大其词,而同纣之不善有别,我以为未必然,有司抑之太甚。
[5]“虚皛(xiǎo)湳(nǎn)德”二句:谓孟观虚报诛二羌之功,此孟观之过也。皛,光明。湳,氐羌之帅,名德,号湳。甲吉,亦氐羌之帅。彰,显。
[6]雍:雍县。
[7]陈:陈仓县。汧(qiān):汧城。危逼:为氐贼所围。
[8]观:孟观。虎奋:如猛虎之奋击。
[9]感恩输力:感天子之恩,尽力而击之。
[10]重围克解:李善注引《晋中兴书》曰:“观从中亭北出,何恽领二万人以继之,雍围解。”
[11]过:指孟观“虚皛湳德”。
[12]功:指孟观“重围克解”。不测:功劳深不可测。
[13]纷纭齐万:类似齐万年之徒。纷纭,众多貌。
[14]孔:大。丑:恶。
[15]“曰纳其降”二句:谓孟观曰纳降,夏侯骏曰枭首。枭,斩首悬于木以示众。
[16]“畴真可掩”二句:谓谁为真事而可蔽掩,谁行伪事而可久施?言真伪之事即可明。孟观功真,夏侯骏功伪。
[17]“既征尔辞”二句:谓验词以断孟观与夏侯骏之争讼。征,验。蔽,断。
[18]“当乃明实”二句:谓其言当者,明示事实。其理否者,显告之状空。当,确实。证,告。
[19]好爵:高官厚禄。靡:系。
[20]显戮:明正典刑,处决示众。
[21]“不见”二句:事见本诗《上诗表》。
[22]《采薇》: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之毛序:“遣戍役也。文王之时,西有昆夷之患,北有猃狁之难。以天子之命,命将率,遣戍役,以守卫中国。”
[23]“北难”二句:谓文王之时,西有昆夷之患,北有猃狁之难,故作《采薇》之诗遣征役。猃狁,匈奴。昆夷,西戎。
[24]“以古”二句:古弱而患之,今强而胜之,不足以耀威。
[25]“徒悯”二句:谓周之大患,我之小患,小患虽不足耀国家威武,但悯人之苦,亦足使“我心伤悲”。
[26]荼毒:苦。氐羌之乱,使秦之人受荼毒。秦:指今陕西一带,即氐羌活动地。
[27]“师旅”二句:言秦人既受兵乱之苦,又加饥馑之害。师旅,军事。
[28]疫疠:时病。疠,疫气不和之疾。淫:久。
[29]榛:木丛生。
[30]绛阳:地名。
[31]渭滨:渭水之滨。
[32]“明明”二句:言天子视人民痛苦如伤于己者。
[33]申命:发布命令。群司:众有司。
[34]保尔封疆:保守所卫之边疆。
[35]“靡暴”二句:言无以众暴寡,以强凌弱。
[36]惴惴:恐惧貌。
[37]熙:兴,照。
【翻译】
自古以来,兵不厌诈,虚虚实实,真真假假。主管长官听说之后,认为孟观谎报浮夸。
但将孟观比为殷纣王的作恶多端,出入实在太大。湳德、甲吉为氐羌二帅,孟观妄称被他所杀。
雍县、陈仓和汧城,已被氐贼所围困。孟观奋力如猛虎,竭尽全力报皇恩。
关中失地都收获,转危为安建大功。纵然也有错误在,功大于过如海深。
人的感情太复杂,喜怒哀乐什么没有。氐贼齐万年之流,无恶不作也太丑。
孟观准许他投降,夏侯一定要杀头。孟观功高事实俱在,夏侯虚假丢人显丑。
验供词,断其案,是非真假便判然。言词确实当以事实为凭,理而无据便是谎言。
谎报成绩受刑罚,功臣自当封高官。君不见,汉朝窦林下狱死,千秋万代引为鉴。
《诗经·小雅》有首诗,篇名《采薇》人皆知。说的是,周朝北方有猃狁之难,西边有戎狄为患,闹得举国无宁时。
过去国力弱,常被骚扰之;今天国力强,战而能胜之。今古相比较,不应炫耀而自恃。想到人民遭受的苦难,心里不免自惨凄。
氐羌之乱,关中人民受尽了苦难。兵荒马乱,再加上饥饿为患。
瘟疫蔓延,田野荆棘丛生,粮食颗粒无收。运绛阳之粟以救济关中,真像解人倒悬之难。
圣明天子啊,您把人民的苦难看作自己的苦难。命令有司保卫国土,使之秋毫无犯。
不准以多欺少,不准以强凌弱。这样,忧心忡忡的人民,才能如沐春光,国泰民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