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傲坟素之场圃,步先哲之高衢。虽吾颜之云厚,犹内愧于甯、蘧。有道吾不仕,无道吾不愚。何巧智之不足,而拙艰之有余也。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。身齐逸民,名缀下士。陪京溯伊,面郊后市。浮梁黝以径度,灵台杰其高峙。窥天文之秘奥,究人事之终始。其西则有元戎禁营,玄幕绿徽。谿子巨黍,异絭同机。炮石雷骇,激矢虻飞。以先启行,耀我皇威。其东则有明堂辟雍,清穆敞闲。环林萦映,圆海回渊。聿追孝以严父,宗文考以配天。祗圣敬以明顺,养更老以崇年。若乃背冬涉春,阴谢阳施。天子有事于柴燎,以郊祖而展义。张钧天之广乐,备千乘之万骑。服振振以齐玄,管啾啾而并吹。煌煌乎!隐隐乎!兹礼容之壮观,而王制之巨丽也。两学齐列,双宇如一。右延国胄,左纳良逸。祁祁生徒,济济儒术。或升之堂,或入之室。教无常师,道在则是。故髦士投绂,名王怀玺。训若风行,应如草靡。此里仁所以为美,孟母所以三徙也。

【原文】

傲坟素之场圃[1],步先哲之高衢[2]。虽吾颜之云厚,犹内愧于甯、蘧[3]。有道吾不仕,无道吾不愚。何巧智之不足,而拙艰之有余也[4]。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[5]。身齐逸民[6],名缀下士[7]。陪京溯伊[8],面郊后市。浮梁黝以径度[9],灵台杰其高峙[10]。窥天文之秘奥[11],究人事之终始[12]。其西则有元戎禁营[13],玄幕绿徽[14]。谿子巨黍[15],异絭同机[16]。炮石雷骇[17],激矢虻飞[18]。以先启行,耀我皇威[19]。其东则有明堂辟雍[20],清穆敞闲[21]。环林萦映,圆海回渊[22]。聿追孝以严父[23],宗文考以配天[24]。祗圣敬以明顺[25],养更老以崇年[26]。若乃背冬涉春,阴谢阳施。天子有事于柴燎[27],以郊祖而展义[28]。张钧天之广乐[29],备千乘之万骑[30]。服振振以齐玄[31],管啾啾而并吹。煌煌乎[32]!隐隐乎[33]!兹礼容之壮观[34],而王制之巨丽也[35]。两学齐列[36],双宇如一[37]。右延国胄[38],左纳良逸[39]。祁祁生徒[40],济济儒术[41]。或升之堂,或入之室[42]。教无常师[43],道在则是[44]。故髦士投绂[45],名王怀玺[46]。训若风行[47],应如草靡。此里仁所以为美[48],孟母所以三徙也[49]

【注释】

[1]傲:胡克家《文选考异》:“傲,《晋书》作‘遨’,为是。”遨,意为遨游,与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“翱翔乎书圃”中的翱翔意义接近。坟:指“三坟”(传说远古三皇之书)“五典”(传说远古五帝之书)之类古代典籍,无可考实。素:指素王孔子所立之法。汉儒认为,孔子作《春秋》,代王者立法,虽无王者之位,而有王者之法,故称素王。场圃:园地。

[2]先哲:古代圣贤。高衢(qú):大道。

[3]甯:指甯武子,名俞,春秋时卫国大夫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甯武子邦有道则知,邦无道则愚。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’”按,《春秋左传》:甯武子仕卫,当文公、成公之时。文公有道,而武子无事可见,此其智之可及也;成公无道,至于失国,而武子周旋其间,尽心竭力,不避艰险,皆巧智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,故曰其愚不可及也。又,邦无道能沉晦装愚以免祸,这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。蘧(qú):指蘧伯玉,春秋时卫国大夫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君子哉蘧伯玉!邦有道,则仕;邦无道,则可卷而怀之。’”孔子认为蘧伯玉称得上君子,国家政治清明,他就出来做官;国家政治昏暗,他就把自己的才能收藏起来。

[4]拙艰:性情笨拙,行动艰难。

[5]洛:洛水。涘(sì):涯,水边。

[6]逸民:指避世隐居的人。亦作“佚民”。潘岳辞官退居,故称逸民。

[7]下士: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”下士等级最低。潘岳退居前担任过级别不高的官职,故自谦为下士。

[8]陪京:《晋书·潘岳传》作“背京”。指退居之地背靠京城洛阳。陪,通“倍(背)”。京,指西晋都城洛阳。溯伊:面向伊水。溯,逆流而上。这里指面向。伊,指伊河。

[9]浮梁:浮桥。黝(yǒu):微青黑色。此指深远,谓浮桥绵延伸向远处。径度:直接渡过。

[10]灵台:古代观察天象的高台。在今河南洛阳南。杰:挺拔壮观。(依吕向说。)峙(zhì):耸立。

[11]窥:仔细观察。

[12]人事之终始:谓人世变迁的归宿和兴起。

[13]元戎:古代大型战车。禁营:保卫皇帝的禁卫军驻地。(依李周翰注。)

[14]玄幕:黑色帐幕。绿徽:绿色旗帜。

[15]谿(xī)子:古之良弓。巨黍:古之良弓。

[16]异絭(juàn):弓上不同的发箭处。絭,弓上发箭之处。(依刘良说。)同机:同一发箭的机关。

[17]炮石:用机关发射的飞石。

[18]激矢:纷纷射出的箭。虻(méng)飞:谓射出之箭像奋飞的虻虫一样。

[19]皇威:皇帝的威风。

[20]明堂: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处,凡朝会、祭祀、庆赏、选士、养老、教学等大典,均在此举行。辟(bì)雍:亦称“璧雍”,天子的学宫。

[21]清穆敞闲:清净严整,高大闲雅。

[22]圆海回渊:明堂、辟雍四周有流水回环,如环形之海。《三辅黄图》谓辟雍:“如璧之圆,雍之以水,象教化流行也。”

[23]聿(yù):语气词。追孝:意谓追行孝道于前人。指敬重宗庙、祭祀等,以尽孝道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聿追来孝。”严父:尊敬父亲。

[24]宗文考以配天:《孝经·圣治章》记载,周公在郊外祭祀周人祖先后稷,在明堂宗祀周文王,以使德行合于天命。此处指祭祀晋文帝以合天命。宗,指宗祀。文考,指晋文帝,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其父司马昭为晋文帝。

[25]祗(zhī):敬。圣敬:圣贤敬祖尊父之道。明顺:表明顺从天命。

[26]更老:即三老五更。相传古代天子养老,设三老五更之位以养老人。据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记载,天子对三老五更之人以父兄养之,以示天下孝悌。汉制仍如是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养三老五更于辟雍。”据蔡邕解释,三老为三人,五更为五人,皆年老之人。崇年:尊崇年岁。

[27]有事:指举行祭祀。柴燎:古代祭天,皆积柴实牲体,燔燎而生烟,周人尚臭,取其烟气之臭以薰神明。李善注:“《尔雅》曰:‘祭天曰燔柴。’郭璞曰:‘既祭,积薪烧之。’”

[28]郊祖:郊祭祖宗。展义:施行德义。

[29]钧天之广乐:传说中天上的音乐。钧天,天之中央,上帝所居。广乐,广大之乐。

[30]千乘之万骑:胡克家《文选考异》:“之字疑,各本皆同。”

[31]服:指袀(jūn)服,上衣下裳同色之服。振振:威武的样子。齐玄:指全是黑色。

[32]煌煌:形容光彩之盛。

[33]隐隐:盛大之貌。

[34]礼容:礼制仪容。

[35]王制:王者的制度。《礼记·王制》郑玄注:“王制者,以其记先王班爵、授禄、祭祀、养老之法度。”巨丽:雄伟华丽。

[36]两学:指国学和太学,是朝廷开设的最高学府。

[37]双宇如一:两学府的屋宇整齐如一。

[38]延:进。国胄:五侯之子,贵族子弟。

[39]良逸:未入仕途的优秀人才,指社会贤良。

[40]祁祁:众多之貌。生徒:学生。

[41]济济:美好丰富,盛大庄重。儒术:儒家学说。

[42]“或升之堂”二句:语出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曰:‘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’”孔子以子路学习为例,以升堂比喻学业有所长进,以入室比喻学业有深入精微之造诣。

[43]教无常师:教育没有固定的老师。《尚书·咸有一德》:“德无常师,主善为师。”

[44]道在则是:有道者就是老师。

[45]髦(máo)士:俊杰之士。绂(fú):系官印的丝带。也代指官印。

[46]名王:诸王中之著名者。此泛指名公显宦。怀玺:怀藏印玺。意谓名流显贵都弃绂藏玺前来求学。

[47]训:教导。

[48]里仁: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,与仁人为邻。

[49]孟母三徙:孟子母亲为择居三次搬家。刘向《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》:“邹孟轲之母也,号孟母。其舍近墓,孟子之少也,嬉游为墓间之事,踊跃筑埋。孟母曰:‘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。’乃去,舍市傍。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。孟母又曰:‘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。’复徙舍学宫之傍。其嬉游乃设俎豆,揖让进退。孟母曰:‘真可以居吾子矣。’遂居。及孟子长,学六艺,卒成大儒之名。”

【翻译】

我遨游在“三坟”“五典”和孔子学说的苑圃里,漫步在古代圣贤的大道上。虽然我可以说脸皮很厚,但想到甯武子和蘧伯玉,内心还是羞愧难当。世道清明我没有做官,世道昏暗也没有装出糊涂模样。灵巧智谋实在不足,笨拙艰难却在他人之上。所以辞官退隐,闲居在洛水之旁。身与逸民同列,名与下士相当。背靠京城,面向伊水;前接城郊,后近市场。绵长的浮桥穿流而过,雄伟的灵台耸立高昂。可以观测天象之奥秘,可以探究人事变迁的动向。宅西列有大型战车,那是禁卫军驻地,有黑色的帐幕,绿色的军旗。谿子、巨黍良弓,不同的发箭处有同一机体。炮石雷鸣惊骇人心,纷纷射出的箭有如虻虫奋飞。以先锋开路,显示出皇家的军威。宅东有天子明堂和皇家学宫,清净严整,高阔闲雅。林木环绕映照,流水萦回环抱。纪念祖先,孝敬父亲,祭祀晋文帝以合天命。敬奉圣贤之道统以表明顺天,敬养老人以尊崇年岁。及至冬去春来,阴退阳生。天子燃起柴薪祭祀上天,又在郊外祭祖以推广德义。演奏起钧天之广乐,排列下千乘万骑。一片黑色军服威武庄严,箫管啾啾齐声吹奏。多么光彩辉煌呵!多么隆重盛大呵!祭祀的礼容如此壮观,只有帝王的仪式才这样宏伟壮丽!国学和太学并列,两学府的屋宇整齐划一。右边国学招收贵族子弟,左边太学接纳社会贤良。众多的学生,丰富的儒家学说。有的学有长进如升高堂,有的深有造诣如入内室。此处教育没有固定师长,有道者即可为师。所以,名流弃官、王侯藏玺,纷纷前来求学。教师教导得法,如风行草上;学生很快接受教诲,如草应风而伏。所以居住之处要以近仁德为善,孟母曾为此三次迁徙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