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伊晋之四年[1],正月丁未[2],皇帝亲率群后[3],藉于千亩之甸[4],礼也。于是乃使甸帅清畿[5],野庐扫路[6],封人
宫[7],掌舍设枑[8]。青坛蔚其岳立兮[9],翠幕黕以云布[10]。结崇基之灵趾兮[11],启四涂之广阼[12]。沃野坟腴[13],膏壤平砥[14]。清洛浊渠[15],引流激水[16]。遐阡绳直[17],迩陌如矢[18]。
犗服于缥轭兮[19],绀辕缀于黛耜[20]。俨储驾于廛左兮[21],俟万乘之躬履[22]。百僚先置[23],位以职分。自上下下[24],具惟命臣[25]。袭春服之萋萋兮[26],接游车之辚辚[27]。微风生于轻
[28],纤埃起于朱轮。森奉璋以阶列[29],望皇轩而肃震[30]。若湛露之晞朝阳[31],似众星之拱北辰也[32]。
【注释】
[1]晋之四年:指西晋建国的第四年,即268年。
[2]丁未:当为“丁亥”之误。自汉文帝后,天子藉田多用亥日,《晋书·武帝纪》即作“丁亥”。
[3]群后:诸侯。
[4]藉:也作“籍”。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圣人制法为此籍田者,万民之业,以农为本。五礼之事,唯祭为大。以天子之贵,亲执耒耜,所以劝农业也。祭之所奉,必用己力,所以敬神明也。”千亩:古代天子藉田之数。甸:同“田”。
[5]甸帅:原为甸师,率领其属官,耕耨藉田。清畿(jī):清理京城辖区。
[6]野庐:即野庐氏,上古官名。掌通达道路,以便往来。
[7]封人:古官名。掌守护帝王社
及京畿疆界。
(wěi)宫:天子出行宿于平地时,筑坛,四周筑以庳垣,称为
宫。
,坛外四边矮墙。
[8]掌舍:主管馆舍官。《周礼·天官》有掌舍属官,掌王室行道及馆舍之职。枑(hù):即梐枑,又称行马。用木条相连交互为之而成的栅栏,置于官署前以截人马。
[9]青坛:青色的祭坛。蔚(yù):谓色彩浓郁。岳立:如高山之挺立。
[10]翠幕:翠色的帷幕。黕(dǎn):黑色。
[11]崇基:坛。灵趾:神坛之基。
[12]四涂:指坛之四面。阼(zuò):主阶。
[13]沃野:利于浇灌的肥美田野。坟腴:土质肥沃。
[14]膏壤:肥美的土壤。砥:平直的磨刀石。此取其平。
[15]洛:指洛水。浊渠:引流于河的灌渠。
[16]激水:急疾之水。
[17]遐阡:长远的田间小路。
[18]如矢:如矢之平直。
[19]
犗(cōng jiè):青色犗牛。
,青色。犗,犗牛,指帝耕之牛。服:驾。缥轭:青白色的轭具。
[20]绀(gàn):深青而显赤色。缀:连结。黛:青色。耜(sì):古代翻土农具,类似于犁头。
[21]俨储驾:俨然备驾待耕。廛(chán)左:指藉田百亩位于民居区域之左。
[22]万乘:本意为万辆战车。此指拥有万乘之权的天子,表示国力强大。躬履:亲身服牛耕地。
[23]百僚:即百官。先置:先于天子到场,按其职分排列以待。
[24]自上下下:谓从最高的官下至最低的官。
[25]命臣:指受天子赏赐玉圭或服饰的大臣。
[26]袭:穿上。萋萋:茂盛貌。春穿青色之服,人多衣盛。
[27]游车:指天子出游所从之车。辚辚:众车之声。
[28]轻
(xiǎn):轻薄的凉篷,用在车前与车顶齐平,以之御热。
[29]森:盛貌。奉璋:手捧圭璧。指臣下手捧圭璧随从天子。阶列:谓诸臣按其爵位高低而排列。
[30]皇轩:即皇帝之车。肃震:敬肃而惊惧。
[31]湛露:浓厚的露珠。晞(xī):干。
[32]拱:拱卫。北辰:北极。
【翻译】
西晋建国四年,正月丁亥之日,武帝亲率诸侯,前往东郊王田开耕,这是符合古礼的仪式。于是即派管理藉田的甸师清理郊区,使管理交通的官员扫净道路,命守护社坛的官员筑起
宫,让掌管皇室馆舍的官员设置路障禁人出入。青郁郁的祭坛如五岳之挺立,翠油油的帷幕像乌云密布。落成了神灵降临的高高坛基,启用面向四方的宽阔登坛石阶。藉田是一片利于灌溉的沃野,土质肥美,地势平坦。洛水清澈,引河黄浊,流急盈渠,自由浇灌。阡陌纵横,或近或远,条条舒展,如矢直绳牵。青青的犗牛驾着缥色的轭具呵,青而显红的辕把连结在黑色的犁上。备好的耕牛农具俨然立于藉田之左呵,等待着皇上亲临现场。百官早已到齐恭候,按职任定位置以夺下上。由高而下,都是天子赐爵赏物之良臣。他们尽着春服春意浓盛,属车不绝辚辚之声不停。轻薄的车幔荡起微风,朱红的车轮扬起纤尘。百官们手捧圭璧排列阶前,凝望着皇上车驾肃然震惊。其敬畏之情犹如晶莹清露晞于朝阳,其拥戴之心即如拱卫北斗之众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