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于是仰叶三灵,俯从亿兆。受昭华之玉,纳龙叙之图。类帝禋宗,光有神器。升中以祀群望,摄袂而朝诸夏。布教都畿,班政方外。谋协上策,刑从中典。南服缓耳,西羁反舌。剑骑穹庐之国,同川共穴之人,莫不屈膝交臂,厥角稽颡。凿空万里,攘地千都。幕南罢障,河西无警。

【原文】

于是仰叶三灵[1],俯从亿兆[2]。受昭华之玉[3],纳龙叙之图[4]。类帝禋宗[5],光有神器[6]。升中以祀群望[7],摄袂而朝诸夏[8]。布教都畿[9],班政方外[10]。谋协上策,刑从中典[11]。南服缓耳[12],西羁反舌[13]。剑骑穹庐之国[14],同川共穴之人[15],莫不屈膝交臂[16],厥角稽颡[17]。凿空万里[18],攘地千都[19]。幕南罢障[20],河西无警[21]

【注释】

[1]三灵:指日、月、星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方将上猎三灵之流,下决醴泉之滋。”颜师古引如淳注:“三灵,日、月、星,垂象之应也。”

[2]亿兆:极言其多。《尚书·泰誓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。”引申指人民。

[3]昭华:玉名。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赠以昭华之玉而传天下焉。”

[4]龙叙之图:即河图,传说尧游河渚,龙马从黄河中负图以出。后以为帝王圣者受命之瑞。

[5]类帝禋宗:《尚书·舜典》:“肆类于上帝,禋于六宗。”类,古祭名。祭天。禋,祭祀。

[6]神器:指帝位。

[7]升中: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因名山,升中于天。”郑玄注:“升,上也;中,犹成也;谓巡守至于方岳,燔柴祭天,告以诸侯之成功也。”群望:指星辰山川。

[8]摄袂:整理衣袖。诸夏:泛指中原地区。

[9]都畿:京城管辖的地区。

[10]方外:边远地区。

[11]中典:常行的法律。《周礼·大司寇》:“一曰刑新国,用轻典;二曰刑平国,用中典;三曰刑乱国,用重典。”

[12]缓耳:地名。即儋耳。在今海南儋州。

[13]羁:牵制,笼络。反舌:古时指语言与汉语不同的少数民族。

[14]穹庐:毡帐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。”

[15]同川共穴:即同穴共川。《后汉书·杜笃传》载杜笃上奏《论都赋》中有:“于是同穴裘褐之域,共川鼻饮之国。”李贤注:“同穴,挹娄之属也。衣裘褐,北狄也。”皆指少数民族。

[16]交臂:叉手,拱手。表示降服、恭敬。

[17]厥角稽颡: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汉诸侯王,厥角稽首。”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厥者,顿也。角者,额角也。稽首,首至地也。”

[18]凿空:开通道路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。然张骞凿空,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,以为质于外国,外国由此信之。”《集解》:“苏林曰:凿,开。空,通也。骞开通西域道。”

[19]攘地:夺地。

[20]幕南:即漠南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是后匈奴远遁,而幕南无王庭。”障:屏障,设置要塞。

[21]河西: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。

【翻译】

于是上合日月星辰的垂象之应,下顺百姓的心愿。接受帝王受命于天的祥瑞之物:昭华之玉和龙图河书。祭祀天地宗庙,荣耀地登上帝王的宝座。各处巡狩祭祀名山大川诸神,整理衣冠而拜中原。在京城管辖的地区实行礼乐教化,向边远的地区颁布政策法令。用上等的策略和常行的法律来治理国家。南边使儋耳人归服,西方使反舌就范。善于骑射以毡帐为家住在草原沙漠的人,以及全家同住一穴、父子同川而浴的人,没有不拱手跪下,叩头至地愿意归顺臣服的。开通万里道路,夺取都邑千城。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不设置要塞,黄河以西地区没有边境危急的报告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