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通波激枉渚[1],悲风薄丘榛[2]。
修路无穷迹,井邑自相循[3]。
百城各异俗,千室非良邻[4]。
欢旧难假合,风土岂虚亲[5]?
感念桑梓城,仿佛眼中人[6]。
靡靡日夜远[7],眷眷怀苦辛[8]。
【注释】
[1]枉渚:曲折的水洲。枉,曲。
[2]薄:迫。丘榛:废墟上的荆棘。
[3]井邑:指人聚居处。《周礼·小司徒》曰:“九夫为井,四井为邑。”相循:相从。
[4]千室非良邻:谓人口密集的大城市,风俗浇薄,邻里关系不好。
[5]“欢旧”二句:言沿途见风俗殊异,人情淡薄,使人感到与以往在故乡时那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,由此感叹人对乡土的依恋之情,并非凭空而生。假合,谓有所凭借得以相合。假,借也。
[6]“感念”二句:言路途感受,使人更加思念故乡,眼前常常浮现出故乡之人的身影。
[7]靡靡:行走迟缓貌。
[8]眷眷:怀念貌。
【翻译】
离乡远行涉过长长的江河,身影飘摇冒着一路风尘。
道道波浪冲激着曲折的水洲,阵阵悲风吹拂着废墟上的荆榛。
漫漫长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,沿途坐落着一个个村落城镇。
不同的城市风俗也各不相同,大城市邻里之间恐难相善相亲。
路途上不能寻求到旧时的欢情,怀乡之情哪里是凭空而生?
由此愈发思念故乡的土地,眼前常浮现出故人的身影。
缓慢前行啊一天天越走越远,怀乡不已啊心中充满苦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