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臣闻日薄星回,穹天所以纪物;山盈川冲,后土所以播气[1]。五行错而致用[2],四时违而成岁[3]。是以百官恪居[4],以赴八音之离[5];明君执契[6],以要克谐之会[7]。
【注释】
[1]“臣闻”几句:刘孝标注:“天地所以施生,日薄于天,星回于汉,穹苍所以纪阴阳之节。在山则实,在地则化,所以散刚柔之气也。”日薄,傍晚,天色将晚之际。星回,星宿视运动回转故位。穹天,古人视天形圆如穹隆,故名。后土,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。亦指大地。
[2]五行错而致用:刘孝标注:“夫五行四时,佐天地造物者也。然水火相残,金木相代,而共成陶钧之致。”五行,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物质。错,交错。致用,尽其所用。
[3]四时违而成岁:刘孝标注:“春秋异候,寒暑继节,而俱济一岁之功也。”违,谓不同。
[4]恪(kè)居:即敬治其职。恪,恭敬。
[5]八音:古代称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为八音。钟为金,罄为石,琴瑟为丝,箫管为竹,笙竽为匏,埙为土,鼓为革,柷敔为木。离:陈列。
[6]执契:拿着契约。古代把合同、总账、案卷、具结都称为契。契分两半,双方各拿一半为凭据。此处指君主执信任用百官。
[7]克谐:能够谐调。
【翻译】
我听说:日行星移,上天才会有昼夜四时季节;山高河低,大地才能散播万物生气。金木水火土五行,因交错才尽其所用;春夏秋冬四时,因相异才构成一年。因此,文武百官敬其职守,要像八音一样排列有序;贤明君主执信任用百官,要让他们能够协调为一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