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相国酂文终侯沛萧何。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。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。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。楚王淮阴韩信。梁王昌邑彭越。淮南王六黥布。赵景王大梁张耳。韩王韩信。燕王丰卢绾。长沙文王吴芮。荆王沛刘贾。太傅安国懿侯王陵。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。相国舞阳侯沛樊哙。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。太仆汝阴文侯沛夏侯婴。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。代丞相阳陵景侯魏傅宽。车骑将军信武肃侯靳歙。大行广野君高阳郦食其。中郎建信侯齐刘敬。太中大夫楚陆贾。太子太傅稷嗣君薛叔孙通、魏无知。护军中尉随何。新成三老董公、辕生。将军纪信。御史大夫沛周苛。平国君侯公。右三十一人,与定天下安社稷者也。颂曰:

【原文】

相国酂文终侯沛萧何[1]。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[2]。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[3]。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[4]。楚王淮阴韩信[5]。梁王昌邑彭越[6]。淮南王六黥布[7]。赵景王大梁张耳[8]。韩王韩信[9]。燕王丰卢绾[10]。长沙文王吴芮[11]。荆王沛刘贾[12]。太傅安国懿侯王陵[13]。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[14]。相国舞阳侯沛樊哙[15]。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[16]。太仆汝阴文侯沛夏侯婴[17]。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[18]。代丞相阳陵景侯魏傅宽[19]。车骑将军信武肃侯靳歙[20]。大行广野君高阳郦食其[21]。中郎建信侯齐刘敬[22]。太中大夫楚陆贾[23]。太子太傅稷嗣君薛叔孙通、魏无知[24]。护军中尉随何[25]。新成三老董公、辕生[26]。将军纪信。御史大夫沛周苛[27]。平国君侯公[28]。右三十一人,与定天下安社稷者也。颂曰:

【注释】

[1]相国酂(cuó)文终侯沛萧何:萧何在汉朝封酂侯,为相国。相国,官名。即宰相。为百官之长。酂,地名。在今河南永城西之酂城镇。文终侯,孝惠二年(前193),萧何死,谥曰文终侯。沛,地名。今江苏沛县。萧何为沛人。

[2]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:曹参在汉朝封平阳侯,为相国。平阳,地名。在今山西临汾西南。懿侯,曹参的谥号。

[3]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:张良在汉朝封留侯,为太子少傅。太子少傅,官名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少师、少傅、少保,曰三孤。”位在三公之下。留,地名。在今江苏沛县东南。文成侯,张良的谥号。韩,古诸侯国名。《汉书·张良传》:“张良字子房,其先韩人也。”

[4]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:陈平在汉朝封曲逆侯,初为左丞相,后为丞相。丞相,官名。地位、权限都在相国之下。曲逆,地名。在今河北顺平东南。献侯,陈平的谥号。阳武,地名。在今河南原阳东南。陈平为阳武人。

[5]楚王淮阴韩信:韩信在楚汉战争时期被封为齐王,汉朝改封楚王,后被诬谋反,降为淮阴侯。淮阴,地名。今属江苏。韩信为淮阴人。

[6]梁王昌邑彭越:彭越在汉朝封梁王。昌邑,地名。在今山东巨野东南。彭越为昌邑人。

[7]淮南王六黥布:黥布在汉朝封淮南王。六,地名。在今安徽六安北。黥布为六人。

[8]赵景王大梁张耳:张耳在汉朝封赵王。景王,张耳的谥号。大梁,地名。今河南开封。张耳为大梁人。

[9]韩王韩信: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韩王信,故韩襄王孽孙也。”为与韩信区别,一般称韩王信。刘邦封其为韩王。

[10]燕王丰卢绾(wǎn):卢绾在汉朝封燕王。丰,地名。今江苏丰县。卢绾为丰人。

[11]长沙文王吴芮(ruì):吴芮在汉朝封长沙王。文王,吴芮的谥号。

[12]荆王沛刘贾:刘贾在汉朝封荆王。刘贾,《汉书·刘贾传》:“荆王刘贾,高帝从父兄也。”

[13]太傅安国懿侯王陵:王陵在汉朝封安国侯。太傅,官名。安国,地名。在今河北安国东南。懿侯,王陵的谥号。

[14]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:周勃在汉朝被封为绛侯。据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周勃一度为右丞相,后继陈平为丞相。绛,地名。在今山西侯马东北。武侯,周勃的谥号。

[15]相国舞阳侯沛樊哙(kuài):樊哙在汉朝封舞阳侯,曾以相国身份击卢绾。舞阳,地名。今属河南。

[16]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:郦商在汉朝封为曲周侯。曲周,地名。今属河北。景侯,郦商的谥号。高阳,地名。今河南杞县西南。郦商为高阳人。

[17]太仆汝阴文侯沛夏侯婴:夏侯婴在汉朝封汝阴侯,为太仆。太仆,官名。汉为九卿之一,为天子执御,掌舆马畜牧之事。汝阴,地名。今安徽阜阳。文侯,夏侯婴的谥号。

[18]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:灌婴在汉朝封颍阴侯,文帝时继周勃为相。颍阴,地名。今河南许昌。懿侯,灌婴的谥号。睢阳,地名。今河南商丘城南。《汉书·灌婴传》:“灌婴,睢阳贩缯者也。”睢,《文选》作“雎”,从《汉书》改正。

[19]代丞相阳陵景侯魏傅宽:傅宽在汉朝封阳陵侯,后任代国丞相。代丞相,汉初诸侯国代国的丞相。阳陵,地名。在今陕西高陵西南。阳陵原是景帝的陵墓名,因葬于该县境,遂以名县。景侯,傅宽的谥号。魏,楚汉战争时诸侯国名。《汉书·傅宽传》:“傅宽,以魏五大夫骑将从,为舍人。”

[20]车骑将军信武肃侯靳歙(jìn xī):靳歙在汉朝封信武侯,后任车骑将军。信武,地名。今地不详。肃侯,靳歙的谥号。

[21]大行广野君高阳郦食其(lì yì jī):郦食其被封为广野君。大行,主管接待宾客的官吏。广野君,封号名。

[22]中郎建信侯齐刘敬:刘敬,本名娄敬,因建言都关中,及识破匈奴诡计,言不可击匈奴,封为建信侯。中郎,官名。担任宫中护卫、侍从。建信侯,封号名。无实际封地。《汉书·刘敬传》:“封敬二千户,为关内侯,号建信侯。”齐,汉初诸侯国名。

[23]太中大夫:官名。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员,掌议论。楚:汉初诸侯国名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陆贾者,楚人也。”

[24]太子太傅稷嗣君薛叔孙通:叔孙通封稷嗣君,官拜太子太傅。太子太傅,官名。主管辅导太子。稷嗣君,叔孙通的封号。《史记集解》引徐广曰:“盖言其德业足以继踪齐稷下之风流也。”薛,地名。在今山东滕州南。叔孙通为薛人。魏无知:刘邦的谋士,曾将陈平推荐给刘邦。

[25]护军中尉:官名。随何:刘邦的谋士,曾说服黥布归顺刘邦。

[26]新成三老:新成地区掌教化的乡官。新成,地名。三老,古代德高望重掌教化的官员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举民年五十以上,有修行,能帅众为善,置以为三老,乡一人。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。”

[27]御史大夫沛周苛:周苛在楚汉战争期间为刘邦的御史大夫。御史大夫,官名。秦置,为三公之一,地位仅次于丞相,掌管弹劾纠察及图籍秘书。

[28]平国君侯公:侯公曾为刘邦说服项羽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,送回刘太公。平国君,封号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此天下辩士,所居倾国,故号为平国君。”

【翻译】

相国萧何,沛人,封酂侯,谥为文终侯。相国曹参,沛人,封平阳侯,谥为懿侯。太子少傅张良,韩人,封留侯,谥为文成侯。丞相陈平,阳武人,封曲逆侯,谥为献侯。楚王韩信,淮阴人。梁王彭越,昌邑人。淮南王黥布,六人。赵王张耳,大梁人,谥为景王。韩王韩信。燕王卢绾,丰人。长沙王吴芮,谥为文王。荆王刘贾,沛人。太傅王陵,封安国侯,谥为懿侯。左丞相周勃,沛人,封绛侯,谥为武侯。相国樊哙,沛人,封舞阳侯。右丞相郦商,高阳人,封曲周侯,谥为景侯。太仆夏侯婴,沛人,封汝阴侯,谥为文侯。丞相灌婴,睢阳人,封颍阴侯,谥为懿侯。代国丞相傅宽,魏人,封阳陵侯,谥为景侯。车骑将军靳歙,封信武侯,谥为肃侯。大行郦食其,高阳人,封广野君。郎中刘敬,齐人,封建信侯。太中大夫陆贾,楚人。太子太傅叔孙通,薛人,封号稷嗣君;魏无知。护军中尉随何。新成之三老董公;辕生。将军纪信。御史大夫周苛,沛人。平国君侯公。右列三十一人,就是参与安定天下与国家的人。颂道: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