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“阳舒阴惨,生民大情;忧合欢离,品物恒性。故鱼以泉涸而喣沫,鸟因将死而鸣哀。同病相怜,缀河上之悲曲;恐惧置怀,昭《谷风》之盛典。斯则断金由于湫隘,刎颈起于苫盖。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,张王抚翼于陈相。是曰穷交,其流四也。

【原文】

“阳舒阴惨[1],生民大情[2];忧合欢离,品物恒性[3]。故鱼以泉涸而喣沫[4],鸟因将死而鸣哀。同病相怜,缀河上之悲曲[5];恐惧置怀,昭《谷风》之盛典[6]。斯则断金由于湫隘[7],刎颈起于苫盖[8]。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[9],张王抚翼于陈相[10]。是曰穷交,其流四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阳舒阴惨:《西京赋》:“人在阳时则舒,在阴时则惨。”阳,谓春夏。阴,谓秋冬。

[2]生民:人民。

[3]品物:万物。

[4]喣(xǔ)沫: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喣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意思为吐沫以相济。

[5]缀(zhuì):连结。河上之悲曲:李善注:“《吴越春秋》曰:伯嚭来奔于吴,子胥请以为大夫。吴大夫被离承宴问子胥曰:何见而信伯嚭乎?子胥曰:吾之怨与嚭同。子闻河上之歌者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;惊翔之鸟,相随而集;濑下之水,回复俱流。谁不爱其所近,悲其所思者乎?”

[6]昭:显示。《谷风》: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篇名。诗中有“将恐将惧,置予于怀”的句子。

[7]斯则:连词。那么,就。断金:《周易·系辞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后以指同心协力,坚固不移。湫(jiǎo)隘:低下狭小。

[8]刎颈:指友谊深挚,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。苫(shān)盖:茅草编的遮盖物。刘良注:“湫隘、苫盖,谓贫贱,言交结之重在贫贱也。”

[9]濯溉:李善注:“毛苌《诗传》曰:溉,灌也。在于贫贱,类乎泥滓,縻之好爵,同于濯溉。”宰嚭:春秋时吴国太宰。

[10]张王:即张耳,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与陈馀为刎颈交。后有隙,耳投汉,与韩信共破赵军,杀陈馀,汉封耳为赵王。《史记》有传。抚翼:有比翼齐飞之意。陈相:即陈馀,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初与张耳同投陈胜起义军,取赵地后,说武臣自立为赵王,武臣死,又别立赵后歇为赵王,赵歇亦立馀为代王。后张耳投汉,陈馀被张耳、韩信军击杀。《史记》有传。

【翻译】

“春夏心情舒畅,秋冬心情抑郁,这是人之常情;合则常忧,离则俱欢,却是万物的本性。所以鱼儿只有当泉水干涸时才相濡以沫,鸟儿只因要死了才会哀鸣求友。生同样病的人会相互怜悯,对河上的悲歌能产生共鸣;当人们心中都充满恐惧时,才会显示出《诗经·谷风》的深刻意义。两人同心协力,坚固不移,友谊深挚,生死与共,这种友谊必然产生于贫贱之交。因此,伍子胥会提携太宰伯嚭,张耳与陈馀能比翼齐飞。这种交往就叫穷交,这是利交的表现之四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