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刘侯既重有斯难[1],值余有天伦之戚[2],竟未之致也。寻而此君长逝[3],化为异物[4],绪言余论[5],蕴而莫传。
【注释】
[1]刘侯:对刘沼的尊称。当时对州牧之长称侯,刘沼为县令,位不当侯,故为尊称。重(chóng)有斯难(nàn):指刘沼生前再次驳难刘峻的书信。李善注:“《孝标集》有沼《难辩命论书》。”难,发难,驳难。
[2]天伦之戚:这里指刘峻之兄死亡的忧戚。天伦,《春秋穀梁传·隐公元年》曰:“兄弟,天伦也。”何休注:“兄先弟后,天之伦次。”戚,悲戚,忧戚。
[3]寻:不久。
[4]化为异物:转化成为他物。道家学说认为,人的生与死,只是元气中的阴气、阳气的一种转化形式。贾谊《
鸟赋》:“化为异物,又何足悲?”
[5]绪言余论:指遗留的言论。绪言、余论为同义词。绪言,语出《庄子·渔父》:“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。”余论,语出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愿闻先生之余论。”
【翻译】
刘侯既已写有《难辩命论书》,正碰上我有兄长逝世的忧戚,竟未能致答刘侯。不久刘侯与世长辞,转化成为他物,他遗留的妙言高论,蕴藏而没有流传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