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今之少年,喜谤前辈,或能讥评孝章。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[1],九牧之人所共称叹[2]。燕君市骏马之骨,非欲以骋道里,乃当以招绝足也[3]。惟公匡复汉室[4],宗社将绝,又能正之。正之术,实须得贤。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足乎[5]!昭王筑台以尊郭隗,隗虽小才而逢大遇,竟能发明主之至心,故乐毅自魏往,剧辛自赵往,邹衍自齐往[6]。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[7],临难而王不拯,则士亦将高翔远引,莫有北首燕路者矣[8]。
【注释】
[1]要:总举之词。
[2]九牧:九州。古分天下为九州,九州的长官叫牧伯,故称九州为九牧。
[3]“燕君”几句:《战国策·燕策》载,燕昭王想招揽人才,郭隗对他说:“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,三年不能得。涓人言于君曰:‘请求之。’君遣之,三月得千里马;马已死,买其首五百金,反以报君。君大怒曰:‘所求者生马,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?’涓人对曰:‘死马且买之五百金,况生马乎!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,马今至矣!’于是不能期年,千里之马至者三。”此用其事,意谓盛孝章纵非贤才,你如果救了他,并用他,天下人就会知道你是一个好贤之人,天下贤才就自然会投奔于你,为你所用。燕君,指燕昭王。道里,道路。绝足,指千里马。
[4]匡复:匡正恢复。
[5]“珠玉”几句:《韩诗外传》:“船人盖胥跪而对曰:‘主君亦不好士耳。夫珠出于江海,玉出于昆山,无足而至者,犹主君之好也。士有足而不至者,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。’”胫,小腿。
[6]“昭王”几句:据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记载,燕昭王想招揽贤士以报齐国破燕之仇,让郭隗荐举。郭隗说:“王必欲致士,先从隗始,况贤于隗者,岂远千里哉?”“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。乐毅自魏往,邹衍自齐往,剧辛自赵往,士争趋燕”。《史记》谓“筑宫”,此言“筑台”,即后来所谓的黄金台。“筑台”之说当始于此。至心,最诚挚的心意。
[7]倒悬:将人倒吊起来。比喻处境困危。
[8]首:向。
【翻译】
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谤毁前辈,有人也可能会讥讽评说孝章几句。孝章总是有天下大名,为天下人所共同称赏赞叹的。燕昭王用重金买骏马的枯骨,不是想用它在道路上驰骋,而是要用它招来真的千里骏马。您正在匡救恢复汉朝的皇室,汉朝的天下将要覆灭的时候,又能重新使它安定下来。安定天下之道,实在是需要得到贤才。珠玉没有足而自己到来,是因为人们喜爱它,何况贤能的人都是有足的啊!燕昭王筑高台以尊敬郭隗;郭隗虽然才能不大,却遇逢这样大的知遇,最终能够宣扬明主最诚挚的心意,所以乐毅从魏国去到燕国,剧辛从赵国去到燕国,邹衍从齐国去到燕国。假使郭隗处境困危的时候而昭王不去解救,那么士人也就要高飞远走,没有人会向北往燕国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