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谊为长沙王太傅[1],既以谪去[2],意不自得。及渡湘水[3],为赋以吊屈原。屈原,楚贤臣也。被谗放逐,作《离骚》赋,其终篇曰:“已矣哉[4]!国无人兮,莫我知也[5]。”遂自投汨罗而死[6],谊追伤之,因自喻。其辞曰:
【注释】
[1]长沙:秦置郡名。汉初于其地建长沙国,治临湘(今属湖南),封吴芮为长沙王。太傅:官名。诸侯王太傅,对诸侯王尽辅导之责,但无任事之权。
[2]以:通“已”。谪:贬官。王傅的官职并不比太中大夫小,但因是王国之官,且无实权,故云。去:离去。此指离开长安。
[3]湘水:水名。在今湖南境内,北流入洞庭湖。
[4]已矣哉:犹言“算了吧”。
[5]莫我知:即莫知我,没有人理解我。屈原《离骚》原文为“国无人莫我知兮”。
[6]汨(mì)罗:水名。为湘江支流。
【翻译】
贾谊做长沙王太傅,被贬谪离京后,心中怏怏不乐。等到渡湘水,作了一篇赋以吊屈原。屈原,是楚国的贤臣。被别人说了坏话,遭到放逐,作了一篇《离骚》赋,篇末写道:“算了吧!国内没有人啊,没有人能够理解我。”于是自投汨罗江而死。贾谊追伤此事,并用以自喻。其辞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