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臣闻太朴既亏[1],则高尚之标显[2];道丧时昏,则忠贞之义彰[3]。故有洗耳投渊[4],以振玄邈之风[5];亦有秉心矫迹[6],以敦在三之节[7]。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,所以笃俗训民[8],静一流竞。伏惟大晋应符御世,运无常通,时有屯蹇[9],神州丘墟[10],三方圮裂[11]。兔罝绝响于中林,白驹无闻于空谷[12],斯有识之所悼心[13],大雅之所叹息者也[14]。
【注释】
[1]太朴:即大朴,大道。
[2]高尚之标:高尚的风范。此指隐逸。标,标格,风范。
[3]忠贞:忠诚坚贞。《春秋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(荀息曰)公家之利知无不为,忠也;送往事居耦俱无猜,贞也。”
[4]洗耳:许由事。皇甫谧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尧让天下于许由……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,箕山之下,终身无经天下色。尧又召为九州长,由不欲闻之,洗耳于颍水滨。”投渊:指务光事。相传汤要让天下给卞随、务光,二人不受,务光投渊而死。事见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《庄子·让王》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等。
[5]玄邈:高尚清远。
[6]秉:操持。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匪直也人,秉心塞渊。”迹:指“太朴既亏”“道丧时昏”。
[7]敦:厚。在三之节:李善注引《国语·晋语》:“晋武公伐翼,杀哀侯,止栾子曰:‘苟无死矣,吾令子为上卿。’辞曰:‘臣闻之,人生于三,事之如一。父生之,师教之,君食之。’”韦昭注:“三,君、父、师也。”
[8]笃:笃厚。训:规范,准则。
[9]屯蹇:《周易》二卦名。皆是艰难困苦之意。后称挫折、不顺利为屯蹇。
[10]神州:此指洛阳。
[11]三方:晋据江南,其余诸处皆为贼虏所据,故云。圮(pǐ)裂:分裂。
[12]“兔罝(jū)”二句:是喻贤人退居山林。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肃肃兔罝,施于中林。”兔罝,捕兔的网。绝响,乐调中断或散失,后泛称不可再见的流风余韵。又,《诗经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空谷,深谷。
[13]有识:有识之士。
[14]大雅:指才德高尚的人。
【翻译】
臣听说过,大道已经毁弃的时候,则高尚的风范就显露出来;昏乱无道的时候,则忠贞的道理就更彰明。因此,有许由洗耳、务光投渊,以振起高尚清远的风气;也有人诚心矫正不良世风,以纯厚君、父、师三者的节操。所以,前代君王无不崇尚重视这种高尚的风气,并用来笃厚民俗,规范道德,停止争逐奔竞。臣想,大晋虽是应符瑞之验而控制天下,但命运并无常通之理,时常会有挫折险难,因而出现了神州荒残、三方分裂的局面。于是,贤士隐居林中,与世隔绝;贤者隐居空谷,杳然无闻。这正是有识之士所伤心的,大雅君子所叹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