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西出登雀台[1],东下望云阙[2]。
层阁肃天居[3],驰道直如发[4]。
绣甍结飞霞[5],琁题纳行月[6]。
筑山拟蓬壶[7],穿池类溟渤[8]。
选色遍齐代[9],征声匝邛越[10]。
陈钟陪夕宴[11],笙歌待明发[12]。
年貌不可还[13],身意会盈歇[14]。
蚁壤漏山河[15],丝泪毁金骨[16]。
器恶含满欹[17],物忌厚生没[18]。
智哉众多士[19],服理辩昭昧[20]。
【注释】
[1]雀台:即铜雀台,曹操于建安十五年(210)所造。李善注引《邺中记》曰:“邺城西北立台,名铜雀台。”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。
[2]云阙:高入云霄的宫阙。吕延济注:“望云阙,言阙高至云。”
[3]层阁:重重叠叠的殿阁。层,重(chóng)。天居:帝王的居所。蔡邕《述征赋》曰:“皇家赫而天居。”
[4]驰道:帝王所行之御路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岁凶,年谷不登……驰道不除。”疏:“驰道,正道,如今御路也。是君驰走车马之处,故曰驰道也。”
[5]绣甍(méng):彩绘的屋梁。甍,栋梁,屋脊。
[6]琁题:美玉装饰的出檐。琁,同“璇”,美玉。题,榱(cuī)题,即屋檐的椽子头,今通称出檐。纳:吕向注:“纳,引其光也。”此即照映之意。
[7]拟:仿效。蓬壶:传说中的神山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齐人徐巿等上书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之。”方丈又名方壶,见旧题晋王嘉《拾遗记》。
[8]溟渤:溟海与渤海。
[9]选色:挑选美女。齐代:地名。齐大致在今山东,代大致在今河北。
[10]征声:征招善歌者。匝:周,遍。邛(qióng)越:地名。邛在今四川,越在今浙江一带。张铣注:“邛,越,二国名。其中人善歌,故征之。”
[11]陈钟:此谓击钟奏乐,即钟鸣鼎食之意。夕宴:晚宴。
[12]明发:平明,黎明。
[13]年貌:年龄与容貌。
[14]身意:此处指欢乐之宴会。盈歇:盈满与尽竭。此处举全取偏,为尽竭之意。
[15]蚁壤:蚁穴。《韩非子·说林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……隰朋曰:‘蚁冬居山之阳,夏居山之阴,蚁壤寸而有水。’乃掘地,遂得水。”漏山河:使山倾河漏。山河,犹大堤。
[16]丝泪:如丝之泪。谓泪小而不断。金骨:骨之坚如铁。李善注:“金骨之坚,喻亲之笃者。言谗邪之人,但下如丝之泪,而金骨为之伤毁也。”吕延济注:“金骨之销,亦在如丝之泪,言积微至著。”
[17]器:欹(qī)器,也叫宥(yòu)坐器。器注满则倒,空则侧,不多不少则正。饮酒时置于座右,提醒饮者不要过与不及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此盖为宥坐之器。”注:“宥与右同,言人君可置于坐右,以为戒也。”恶:憎恨。刘良谓此句意为“器,欹器也,满皆覆,是以恶满也”。
[18]厚生:生活充裕优厚。刘良谓此句之意为“言人养生恐其不厚,养既厚矣,生理灭焉”。生理谓养生之道。
[19]智哉:聪慧啊。众多士:指群臣。
[20]服理:研习世间“满欹”“厚没”之物理。辩昭昧:刘良注:“言习理可以辩物情之明暗。”
【翻译】
西出邺城,把铜雀台登上;折而东行,再将高入云端的宫阙眺望。
层层叠叠,皇宫的楼阁肃穆辉煌;笔直如发,御路是这般大道康庄。
彩霞轻飞,连接着色彩斑斓的屋梁;秦月慢踱,与玉饰的出檐相映生光。
垒土筑山,全似蓬莱、方壶的神岛模样;挖地筑池,逼真得如大海般宽阔汪洋。
宫女们,挑选的全是齐代的美女红妆;歌伎们,征招的尽是邛越的玉喉金嗓。
陪伴着这狂欢的晚宴,钟鼓阵阵悠扬;畅饮着直到天明,笙歌阵阵嘹亮。
恁美好的年容,终究会人老珠黄;再欢乐的宴集,终究会席散终场。
小小的蚁穴,可使大堤坝泄漏水淌;细细的泪水,可销毁铮铮汉子的铁骨钢肠。
坐右欹器,最厌恶盈满倾荡;养尊处优,定会让人沉沦消亡。
聪慧的公卿们啊,将世间的事仔细思量;防渐忌满,就能辨清这世理的昏暗、明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