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述高[1]纪第一:皇矣汉祖[2],纂尧之绪[3]。寔天生德[4],聪明神武。秦人不纲,网漏于楚[5]。爰兹发迹,断蛇奋旅[6]。神母告符[7],朱旗乃举[8]。粤蹈秦郊[9],婴来稽首[10]。革命创制,三章是纪[11]。应天顺民,五星同晷[12]。项氏畔换[13],黜我巴汉[14]。西土宅心[15],战士愤怨[16]。乘舋而运[17],席卷三秦[18]。割据河山,保此怀民[19]。股肱萧曹[20],社稷是经[21]。爪牙信布[22],腹心良平[23]。恭行天罚[24],赫赫明明[25]。
【注释】
[1]高纪:《汉书·高帝纪》。高帝即汉高祖刘邦。
[2]皇:大。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:“皇矣上帝!临下有赫。”
[3]纂(zuǎn)尧之绪:《诗经·鲁颂·
宫》:“缵禹之绪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赞》引刘向颂高祖云:“汉帝本系,出自唐帝。”按,尧号陶唐氏,故称唐帝。汉人据“五德终始说”,认为汉以火德代周之木德,正如尧以火德代帝喾之木德,所以称汉直承尧运,又由此编列出刘氏与尧的世系关系来。纂,通“缵”,继承。
[4]寔:通“实”。
[5]“秦人”二句:李善注引项岱曰:“纲以喻网,网无纲无所成,故漏也。言秦人不能整其网维,令纲目漏也。于楚,谓陈涉反而不能诛,故高祖因而起。”楚,《汉书·陈胜传》:“胜乃立为王,号张楚。”
[6]断蛇: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高祖被酒,夜径泽中,令一人行前。行前者还报曰:‘前有大蛇当径,愿还。’高祖醉,曰:‘壮士行,何畏!’乃前,拔剑斩蛇。蛇分为两,道开。”
[7]神母告符: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后人来至蛇所,有一老妪夜哭。人问妪何哭,妪曰:‘人杀吾子。’人曰:‘妪子何为见杀?’妪曰:‘吾子,白帝子也,化为蛇,当道,今者赤帝子斩之,故哭。’人乃以妪为不诚,欲苦之,妪因忽不见。”神母,指哭蛇之老妪。符,符命,所谓君主得天命的瑞应。
[8]朱旗:《汉书·高帝纪》载刘邦初起事,“帜皆赤,由所杀蛇白帝子,杀者赤帝子故也”。
[9]秦郊:指霸上,在今陕西西安东,距秦都咸阳已近。
[10]婴:秦王子婴。稽首:《尚书·舜典》孔传:“稽首,首至地,臣事君之礼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沛公至霸上,秦王子婴素车白马,系颈以组,封皇帝玺符节,降枳道旁。”
[11]三章: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召诸县豪桀曰:‘……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’”
[12]五星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火行星。晷(guǐ):通“轨”。《汉书补注》引王念孙说:“晷即轨字。轨,道也。五星同道,谓高帝元年五星聚东井也。”按,史家附会此自然现象为刘氏得天下的瑞应。
[13]项氏:西楚霸王项羽。畔换:跋扈。
[14]黜:贬斥。巴汉:指巴、蜀、汉中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羽自立为西楚霸王……背约,更立沛公为汉王,王巴、蜀、汉中四十一县,都南郑。”
[15]西土:指关西,函谷关以西秦地。宅心:归心。
[16]战士愤怨:此句写士卒思东归。《汉书·韩王信传》载韩王说刘邦:“士卒皆山东人,竦而望归,及其蠭东向,可以争天下。”又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,何不散!”汉《铙歌·巫山高》:“我欲东归,害梁不为!”
[17]舋(xìn):通“衅”,瑕隙。
[18]三秦:指关中之地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(项羽)三分关中,立秦三将:章邯为雍王,都废丘;司马欣为塞王,都栎阳;董翳为翟王,都高奴。”
[19]保:安定。怀民:怀归之民。
[20]股肱:比喻帝王左右得力的辅臣。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臣作朕股肱耳目。”萧:萧何。曹:曹参。
[21]社稷:代称国家。
[22]爪牙:比喻得力的武臣。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予王之爪牙。”信:韩信。布:英布。曾坐法黥面,又称黥布。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,楚汉战争中归汉,封淮南王。汉初举兵反,战败被诛。
[23]腹心:犹心腹,比喻左右亲信。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,公侯腹心。”良:张良。平:陈平。
[24]恭:奉。罚:伐。《尚书·甘誓》:“今予惟恭行天之罚。”
[25]赫赫明明:《诗经·大雅·常武》:“赫赫明明,王命卿士。”赫赫,显耀盛大貌。明明,谓明智聪察。
【翻译】
伟大啊我大汉高祖,继承尧的千秋基业。真是天赐无限美德,聪明睿智神武无比。秦朝纲纪一派混乱,陈涉举起张楚大旗。于是从此由微而显,高祖斩蛇聚众而起。老妪夜哭预告天命,红旗一举所向披靡。挥师直至咸阳城郊,子婴来行臣事君礼。除旧布新创立制度,约法三章从简治理。上应天命下顺民意,五星齐向井宿聚集。项羽背约骄横跋扈,汉王被贬汉中巴蜀。关西民众归心高祖,战士思归满怀怨怒。乘隙而行调兵遣将,汉军东向席卷关中。处处河山归我大汉,安定四海怀归民众。辅弼当称萧何曹参,治理国家处处谨慎。韩信英布能征善战,出谋献策张良陈平。奉行天道无往不胜,高祖皇帝辉煌圣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