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【原文】
“其琛赂则琨瑶之阜[1],铜锴之垠[2]。火齐之宝[3],骇鸡之珍[4]。赪丹明玑[5],金华银朴[6]。紫贝流黄[7],缥碧素玉[8]。隐赈崴㠢[9],杂插幽屏[10]。精曜潜颖[11],硩陊山谷[12]。碕岸为之不枯[13],林木为之润黩[14]。隋侯于是鄙其夜光[15],宋王于是陋其结绿[16]。
【注释】
[1]琛(chēn)赂:珍宝财物。琨(kūn)瑶:美玉。阜:山。
[2]铜锴(kǎi)之垠(yín):出产铜铁的边野。锴,好铁。垠,边际。
[3]火齐(jì):玫瑰珠石。
[4]骇鸡:珍贵的犀牛角。古人认为这种角有红色纹路,盛米喂鸡,鸡惊吓却退,故名。
[5]赪(chēng)丹:红色丹砂。赪,红色。玑(jī):珍珠。
[6]金华:有华彩的金。银朴:银矿石。
[7]紫贝:贝色紫者。流黄:即硫黄。
[8]缥(piǎo)碧素玉:淡青色的玉。缥碧,淡青色。
[9]隐赈(zhèn):言珍宝之多。李周翰注:“多也。”崴㠢(wēi huái):崎岖不平。
[10]杂插幽屏:杂生于幽谷之中。
[11]精曜潜颖:宝玉之光,虽在幽僻之处,仍然放射异光。颖,五臣本作“颎(jiǒng)”,当作“颎”,光辉。
[12]硩陊(chè duò):擿落。宝玉生于山谷,年深月久,暴露于山石间。
[13]碕(qí)岸为之不枯:长岸因珠玉深藏,草木为之不枯。见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碕岸,曲折的河岸。
[14]润黩(dú):形容树林繁茂昌盛。
[15]隋侯于是鄙其夜光:此句言,看到吴地的奇珍异宝,隋侯会鄙薄自己的夜光珠。
[16]宋王于是陋其结绿:宋王宝玉结绿,在吴地所产奇珍异宝面前黯然失色,故宋王以结绿为陋物。结绿,一种美玉。
【翻译】
“奇珍异宝有琨瑶之山,铜铁之矿。火齐宝石,犀角闪光。丹砂珠玑,金放华彩,银光闪烁。紫贝流黄,青碧素玉。盛产于起伏峰峦,杂生于幽静山嶂。珠宝藏深,光辉犹熠熠;土石毁崩,珠玉露山岰。水岸曲折草长青,林木滋润无穷碧。于是隋侯贱弃夜光明珠,宋王鄙视结绿宝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