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【原文】
昔在西京时[1],朝野多欢娱。
蔼蔼东都门[2],群公祖二疏[3]。
朱轩曜金城[4],供帐临长衢[5]。
达人知止足[6],遗荣忽如无[7]。
抽簪解朝衣[8],散发归海隅[9]。
行人为陨涕[10],贤哉此丈夫[11]。
挥金乐当年,岁暮不留储[12]。
顾谓四坐宾,多财为累愚[13]。
清风激万代[14],名与天壤俱[15]。
咄此蝉冕客[16],君绅宜见书[17]。
【注释】
[1]西京:指西汉。
[2]蔼蔼:盛貌。东都门:长安东门。
[3]祖:祖道。出行前祭祀路神曰祖道。后因称饯行为祖道。二疏:指疏广、疏受。
[4]朱轩:饰以朱漆之车,古代王侯之车。金城:指长安城。
[5]供帐:供设帷帐,以备祖道之用。
[6]达人知止足:达观之人。此处指二疏。疏广曾对疏受引《老子》语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,故曰“知止足”。
[7]遗荣忽如无:二疏将圣上所赐尽数宴请族人、故旧、宾客,欲“令子孙勤力其中,足以共衣食,与凡人齐”(语见《汉书》本传)。遗,赠给。
[8]抽簪解朝衣:言罢官。抽簪、解朝衣,均为罢官之举。簪,笄,用以持冠。
[9]海隅:海边。指隐退。
[10]行人:路人。陨涕:落泪。
[11]此丈夫:指疏广、疏受。
[12]岁暮:指晚年。储:积。
[13]累愚:过者之累。
[14]清风:犹言高风。
[15]天壤:天地。
[16]咄:叹。蝉冕客:贵盛者。
[17]绅:大带。宜见书:宜书二疏之事于此,而常佩服矣。
【翻译】
从前西汉那时候,在朝在野乐悠悠。
繁华热闹东都门,衮衮诸公饯广、受。
朱轮照亮京城路,帷帐供设大路口。
达观之人知满足,天赐荣恩不遗留。
解衣抽簪退隐去,散发辞官四海游。
路人感动皆挥泪,贤达之士有良谋。
身外之物当去之,暮年钱财若云浮。
回首还望四座客,多财多灾反为仇。
如此高节垂万代,名共天地永长留。
嗟乎高贵之伟人,名著青史万古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