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【原文】
回猋肆其砀骇兮[1],翍桂椒而郁栘杨[2]。香芬茀以穹隆兮[3],击薄栌而将荣[4]。芗呹肸以棍批兮[5],声
隐而历钟[6]。排玉户而飏金铺兮[7],发兰蕙与芎[8]。帷弸彋其拂汨兮[9],稍暗暗而靓深[10]。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[11],若夔、牙之调琴[12]。般、倕弃其剞劂兮[13],王尔投其钩绳[14]。虽方征侨与偓佺兮[15],犹仿佛其若梦。
【注释】
[1]回猋(biāo):旋风,或疾风。猋,通“飙”。肆:放肆。砀(dàng)骇:动荡。
[2]翍(pī):分散,披散。桂、椒:指香木肉桂、花椒。郁:与“披”相对,皆使动用法。栘(yí):唐棣。
[3]芬茀(fú):芬芳馥郁。茀,本义为草之盛。引申为香之盛,故合言芬茀。穹隆:高大貌。天形穹隆而高大。
[4]击:拂击。薄栌:又称斗拱。是一种垫在立柱顶上用以承接横梁的建筑结构。将:送。
[5]芗(xiǎng):通“响”。呹肸(yì xī):疾散之意。棍批:形容混同排击之貌。
[6]
(pēng)隐:风声。历:超过。钟:钟声。
[7]排:开。玉户:以玉为饰之门户。飏:掀起。金铺:以铜为兽面(兽首),口中衔环,安于大门之上,既是装饰,又可上锁。
[8]芎(xiōng qióng):香草名。其茎叶细嫩之时叫蘼芜,长大之后叫江蓠。
[9]帷:帐。弸彋(péng hóng):风吹帷帐鼓起貌。拂汨(pì mì):风吹鼓动之貌。
[10]暗暗:深空之貌。即幽暗。靓(jìng):通“静”。
[11]阴阳清浊:都是指声调而言。古人定出黄钟、大吕等十二个标准音,叫十二律。又把十二律分为奇偶两类,奇数的六律为阳律,偶数的六律为阴律。穆羽相和:指变音与正音相和。《文选李注义疏》引王引之曰:“穆,变音也,羽,正音也……穆在变音之末,言穆而和可知矣。羽在正音之末,言羽而宫、商、角、徵可知矣。变声与正声相应,故曰穆羽相和。”
[12]夔、牙:古代两位琴师。相传夔是舜时乐官,伯牙是楚国琴手。
[13]般、倕(chuí):指鲁般与工倕,都是古时的能工巧匠。剞劂(jījué):曲刀与曲凿,巧匠制器的工具。
[14]王尔:亦为古代巧匠之名。钩绳:取曲直的工具。钩,画圆之规。绳,取直之线。
[15]方:且。征侨、偓佺(wò quán):皆古时仙人之名。征侨,司马相如《大人赋》谓之征伯乔,《汉书·郊祀志》作“正伯乔”。偓佺,食松实,形体生毛数寸,能飞,行逮走马。
【翻译】
旋风肆威,当之宕骇,椒桂披散,唐杨郁蔼。馨香馥馥,充满穹隆,上拂梁柱,穿越檐荣。回飙迅疾散离,与树排击混同,
隐隐之声,胜过长鸣洪钟。吹开玉饰闭户,掀起金铺门环;兰蕙因风扬举,江蓠受气翩翻。罗帐鼓动,朋宏作响,飘拂漫卷。唯其稍稍深幽之处,才显得较为寂静。阴阳清浊相协,正音变音相应,若夔师之抚琴,似伯牙之调音。宫室台观之巧构,即使鲁般、工倕在世,也不敢妄动其刀凿;纵有王尔般的技艺,也将弃其钩绳。就是征侨与偓佺众仙置身于宫内,也将仿佛在瑰奇的梦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