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若乃远心旷度[1],赡智宏材[2]。倜傥博物[3],触类多能[4]。合变以明笇[5],幽赞以知来[6]。自三坟五典、八索九丘[7],阴阳图纬之学[8],百家众流之论[9],周给敏捷之辩[10],支离覆逆之数[11],经脉药石之艺[12],射御书计之术[13],乃研精而究其理[14],不习而尽其功[15],经目而讽于口,过耳而
于心[16]。
【注释】
[1]远心:深远的谋虑。旷度:开阔的气度。
[2]赡智:大智。赡,充足,丰富。宏:大。
[3]倜傥(tì tǎng):洒脱,超然特出,不受世俗礼法拘束。博物:博识多知。
[4]触类多能:语本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。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触类,触逢事类。多能,多才多艺。
[5]合变以明笇(suàn):吕向注:“合道通变在于妙算。”合,合道。变,通变。既合于道,又灵活多变。明笇,巧算妙谋。笇,同“算”。
[6]幽赞以知来:言东方朔似幽通神明,知未来事。幽赞,暗中受神道的帮助。幽,暗中。赞,帮助。知来,知道未来,知其来事。
[7]三坟五典、八索九丘:传说中我国最古的典籍。《春秋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“是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”,杜预注:“皆古书名。”
[8]阴阳:指以阴阳观察人事天地万物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阴阳不测之谓神。”疏:“天下万物,皆由阴阳。”图纬之学:图,河图。纬,六经诸纬和《孝经》纬。起于西汉末期,至东汉尤为盛行,都是附会经义以占验术数为主要内容的书。此指研究图纬的学问。
[9]百家众流:即诸子百家。先秦至汉初各种学派的总称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”,举其成数称百家。又《汉书·叙传》:“刘向司籍,九流以别。”众流即九流,即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杂家、农家,又有小说家一派,合为十家。
[10]周给:周密快捷。给,捷。敏捷:灵敏迅疾。辩:口才。
[11]支离:占卜。吕延济注:“支离,卜也。”覆逆:吕延济注:“覆谓射覆,逆谓逆刺,豫知前事也。”射覆,猜测覆盖之物,是古代近于占卜的一种游戏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上尝使诸数家射覆,置守宫盂下,射之,皆不能中。朔自赞曰:‘臣尝受《易》,请射之。’乃别蓍布卦而对曰:‘臣以为龙又无角,谓之为蛇又有足,跂跂脉脉善缘壁,是非守宫即蜥蜴。’上曰:‘善’……复使射他物,连中。”数:术。
[12]经脉:中医学名词。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。经络系统中直行的干线。《灵枢经·本藏》:“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,濡筋骨,利关节者也。”药石:药物的总称。药,方药。石,砭石,皆以治病。艺:技艺,指医术。
[13]射御:射箭与驾驭车马。古六艺中,射与御为一类,都是尚武的技艺。书计:文字与筹算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十年,出就外傅,居宿于外,学书计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八岁入小学,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。”术:技能。
[14]究:尽。
[15]不习而尽其功:不常习而尽其功,谓天性如此,天生而知。
[16]“经目”二句:言诸术才经于目,则立诵于口,凡过于耳,莫不熟练于心,以明东方朔之聪慧过人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东方朔自言:“年十三学书,三冬文史足用。十五学击剑。十六学《诗》《书》,诵二十二万言。十九学孙吴兵法,战阵之具,钲鼓之教,亦诵二十二万言。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。”讽,诵读。
(ān),通“谙”,熟悉,了解。
【翻译】
至于先生深谋远虑,气度开朗,有大智大慧,具非凡才能。倜傥不群,博物多知,触类旁通,多才多艺。既合于道又灵活多变、巧计妙算,犹如神道暗助能预知未来。从三坟五典、八索九丘,到阴阳、图纬的学问,诸子百家的理论,周密敏捷的口才,占卜射覆的术数,经脉药石的医术,射御筹算的技能,无不精通详尽,不常研习即能尽得其中奥妙,一经过目立诵于口,才过其耳即熟于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