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尔乃悬栋结阿[1],天窗绮疏[2]:圆渊方井[3],反植荷蕖[4],发秀吐荣,菡萏披敷[5],绿房紫菂[6],窋咤垂珠[7]。云楶藻棁[8],龙桷雕镂[9]。飞禽走兽,因木生姿。奔虎攫挐以梁倚[10],仡奋舋而轩鬐[11]。虬龙腾骧以蜿蟺[12],颔若动而躨跜[13]。朱鸟舒翼以峙衡[14],腾蛇蟉虬而绕榱[15]。白鹿孑蜺于欂栌[16],蟠螭宛转而承楣[17]。狡兔跧伏于柎侧[18],猿狖攀椽而相追[19]。玄熊舑舕以龂龂[20],却负载而蹲跠[21]。齐首目以瞪眄,徒眽眽而狋狋[22]。胡人遥集于上楹[23],俨雅跽而相对[24],仡欺
以雕
[25],
而睽睢[26];状若悲愁于危处,憯
蹙而含悴[27]。神仙岳岳于栋间[28],玉女窥窗而下视[29];忽瞟眇以响像[30],若鬼神之仿佛[31]。
【注释】
[1]悬栋:屋下重梁。结阿:结彩。阿,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被阿锡。”《集解》:“阿,细缯也;锡,布也。”
[2]天窗:李善注:“高窗也。”一说,今之天花板。绮疏:刻镂花纹。绮,花纹。疏,刻镂。
[3]圆渊:圆池。
[4]反植:根在上,枝叶朝下。荷蕖:荷花。
[5]菡萏(hàn dàn):即荷花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荷,芙蕖……其花菡萏。”披敷:分散布开。敷,布。
[6]绿房:翠绿的莲房。紫菂(dì):紫色的莲子。
[7]窋咤(zhú zhà):物在穴中并突出貌。
[8]云楶(jié):绘有云朵的柱头斗拱。楶,柱头的斗拱。藻棁(zhuō):绘有花纹的梁上短柱。棁,梁上短柱。
[9]龙桷(jué):绘着龙形的方椽。桷,方形椽木。
[10]攫(jué)挐:夺取。梁倚:互相扭在一起。
[11]仡(yì):举头。奋舋:振起。舋,伸。轩:张开,竖起。鬐:背上鬃毛。
[12]虬(qiú):传说中有角的幼龙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龙雄有角,雌无角。龙子,一角者蛟,两角者虬,无角者螭也。”腾骧(xiāng):飞升。骧,本意为马首昂举。引申为上举,上升。蜿蟺(wǎn shàn):屈曲盘旋。
[13]颔(hàn):点头。《春秋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逆于门者,颔之而已。”躨跜(kuí ní):虬龙扭动的样子。
[14]朱鸟:红鸟。峙:站立。衡:楼殿四周的栏杆。
[15]腾蛇:传说中一种能飞行的蛇。蟉虬:盘绕曲貌。榱(cuī):屋椽。
[16]孑蜺(jié ní):伸头。欂(bó)栌:斗拱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单言曰栌,累言曰欂栌……方木,似斗形,在短柱上,拱承屋栋。”
[17]蟠螭(pán chī):屈曲盘绕的蛟龙。楣(méi):房屋的横梁,即二梁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堂则屋当楣。”郑注:“是制五架之屋也;正中曰栋,次曰楣。”
[18]柎(fū):斗拱上的横木。
[19]猿狖(yòu):泛指各种猿猴。狖,长尾猴。
[20]舑舕(tiàn tàn):吐吞貌。龂龂(yǐn):露齿貌。
[21]蹲跠(yí):踞坐。
[22]眽眽(mò):凝视貌。狋狋(yí):犬怒貌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狋吽牙者,两犬争也。”
[23]遥集:因刻众多胡人形象于柱的上端,故云“遥集”。上楹:柱的上端。楹,柱。
[24]俨雅:端整,庄重。跽(jì):长跪。即双膝着地,上身挺直之状。
[25]仡(yì):抬头。欺
(sǐ):李善注:“大首也。”雕
(xuè):如雕鸟之视。
,惊视貌。
[26]
(āo yáo láo):李善注:“大首深目貌。”睽睢(kuí suī):张目貌。
[27]
蹙(pín cù):皱眉蹙额。
,通“颦”,皱眉。含悴(cuì):含忧。悴,忧伤。
[28]岳岳:站立貌。
[29]玉女:仙女。
[30]瞟眇(piǎo miǎo):恍惚,视不分明貌。响像:依稀,隐约。
[31]仿佛:见不真切。
【翻译】
屋下的重梁上用丝绸结着彩饰,天花板上镂刻着画图:有圆圆的池塘和方形的水井,水中倒栽着鲜艳的荷蕖,伸展的嫩茎举着蓓蕾,盛开的红花鲜艳夺目,翠绿的莲房含紫色的莲子,像玲珑的洞穴藏着珍珠。有绘着云霓的柱上斗拱,有刻着水藻的梁上短柱;方椽上还刻着一条条长龙,长龙好像在空中飞舞。各种飞禽和走兽,根据材料而雕塑。成对猛虎扭在一起激烈搏斗,由于暴怒而昂起头颅鬃毛直竖。飞腾的蛟龙在空中蜿蜒,龙头好像在左动右转。红鸟张开翅膀立于栏杆,飞蛇盘曲地绕着屋椽。白鹿在斗拱上昂首站立,螭龙在横梁上蜿转回旋。狡兔蜷伏在横木旁边,猿猴攀着椽而互相追赶。不少黑熊把舌头吐在嘴唇外边,背负着飞梁蹲在柱的顶端。它们一齐抬起头瞪着双眼,生气勃勃地互相观看。胡人远远地聚集在高柱之上,双双跪坐态度恭敬端庄,他们抬着头像雕鸟一样看望,都有着大的眼睛和深陷的眼眶;好像都处于危困的境地,容颜是那么悲惨和忧伤。神仙高高地立于栋梁之间,仙女推开窗户往下界观看。还有一些图像似鬼怪又似神仙,形态依稀隐约视之难以分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