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【原文】
结庐在人境[1],而无车马喧[2]。
问君何能尔[3]?心远地自偏[4]。
采菊东篱下,悠然望南山[5]。
山气日夕佳[6],飞鸟相与还[7]。
此还有真意[8],欲辩已忘言[9]。
【注释】
[1]结庐:造房。人境:人间,人类聚居之处。
[2]车马喧:指人世交往的纷扰。
[3]君:作者自谓。尔:如此。
[4]心远:心胸高远。谓不慕名利,不与世俗交游。李善注:“《琴赋》曰:‘体轻心远邈难极。’”
[5]悠然:安闲貌。一说,超远貌。望:《陶渊明集》或作“见”。苏轼《东坡题跋》:“因采菊而见山,境与意会,此句最有妙处。近岁俗本皆作‘望南山’,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。”南山:指庐山。
[6]山气:山中景象。日夕:傍晚。
[7]飞鸟相与还:《管子·宙合》:“夫鸟之飞也,必还山集谷也。”相与还,结伴而归。
[8]此:指此时此地的境界。还:《陶渊明集》或作“中”。真意:自然意趣。《庄子·渔父》:“真者,所以受于天也,自然不可易也。故圣人法天贵真,不拘于俗。”
[9]欲辩已忘言:意谓自己领会了大自然真朴自然的意趣,却忘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加以表达。言外之意实际是,既然已经领会了其中真意,也无须再用言语来加以表达了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辩也者,有不辩也……大辩不言。”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辩,《陶渊明集》或作“辨”,“辩”“辨”字通。
【翻译】
把房造在这繁杂的人间,却没有车来马往的嚣喧。
请问你怎能做到这一点?心远尘世地方自然就偏。
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,悠然自得仰头望见南山。
山中景象临晚更觉美好,只只飞鸟相约结伴而还。
其中包含无限自然意趣,想要表达已忘用何语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