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【原文】
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,历吉日乎吾将行[1]。折琼枝以为羞兮[2],精琼爢以为
[3]。为余驾飞龙兮,杂瑶象以为车[4]。何离心之可同兮,吾将远逝以自疏。邅吾道夫昆仑兮[5],路修远以周流。扬云霓之晻蔼兮[6],鸣玉鸾之啾啾[7]。朝发轫于天津兮[8],夕余至乎西极[9]。凤皇翼其承旂兮[10],高翱翔之翼翼[11]。忽吾行此流沙兮[12],遵赤水而容与[13]。麾蛟龙使梁津兮[14],诏西皇使涉予[15]。路修远以多艰兮,腾众车使径待[16]。路不周以左转兮[17],指西海以为期[18]。屯余车其千乘兮,齐玉轪而并驰[19]。驾八龙之婉婉兮[20],载云旗之委移[21]。抑志而弭节兮[22],神高驰之邈邈[23]。奏《九歌》而舞《韶》兮[24],聊假日以偷乐[25]。陟升皇之赫戏兮[26],忽临睨夫旧乡[27]。仆夫悲余马怀兮,踡局顾而不行[28]。
【注释】
[1]历:选择。
[2]羞:脯,干肉。
[3]精:凿,舀碎。爢:同“糜”,细屑。
(zhāng):米粮。
[4]杂:兼用。瑶象:指美玉和象牙。
[5]邅(zhān):转。楚人名转曰邅。
[6]晻(ǎn)蔼:云彩蔽天的样子。
[7]玉鸾:玉铃。指挂在瑶车上的铃铛。
[8]天津:天河的渡口。
[9]西极:西边的尽头。
[10]翼:作动词用。指张开双翼。承旂(qí):用两翼承负云霞。
[11]翼翼:指飞得整齐而有节奏。
[12]流沙:神话中的沙漠地带。
[13]遵:沿着。赤水:神话中的水名。相传源出昆仑山。容与:犹豫,踌躇不前之意。
[14]麾:指挥。梁:作动词用。架桥。
[15]诏:命令。西皇:神话中的西方之神。
[16]腾:传,为传言之意。径待:在路旁等待。
[17]路:经过。不周:即不周山,神话中的山名。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不周,山名。在昆仑西北。”
[18]西海:神话中西方的海。期:指约会的地点,即目的地。
[19]齐:排列整齐。轪(dài):玉轪,玉饰的车轴、车轮。
[20]婉婉(wān):同“蜿蜿”,有蜿蜒的意思。形容龙形体摆动姿态。
[21]委移:即“委蛇”,形容旌旗随风招展。
[22]抑志:控制自己的感情,定下心来。
[23]神高驰:指思绪飞得很远很远。神,思绪。邈邈(miǎo):遥远无际的样子。
[24]《韶》: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《韶》,《九韶》,舜乐也。《尚书》《箫韶》九成是也。”
[25]假:借。偷:同“愉”,乐。
[26]陟(zhì):上升。升皇:初升的太阳。赫戏:形容太阳光明地照耀着。朱冀《离骚辩》:“赫者,言其赫赫然也。曦,日之光明也。”戏,义同“曦”。
[27]临:居高临下。睨(nì):看见。
[28]蜷局:即卷曲,弯缩着身体。形容从上看下的姿势。按,这是第三大段的第三层。屈原接受了灵氛、巫咸的劝告,决定去国远游,最后终不忍离开的经过。这是他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展开的最后一次幻想。
【翻译】
灵氛已告诉我占得吉卦,选个好日子我准备出发。折下玉树枝叶作为肉脯,我舀碎美玉把干粮备下。给我驾车啊用飞龙为马,车上装饰着美玉和象牙。彼此不同心怎么配合啊,我将要远去主动离开他。我把目标转向昆仑山下,路途遥远继续周游观察。云霞虹霓飞扬遮住阳光,车上玉铃叮
响声错杂。清晨从天河的渡口出发,最远的西边我傍晚到达。凤凰展翅承托着旌旗啊,长空翱翔有节奏地上下。忽然我来到这流沙地带,只得沿着赤水缓行踌躇。指挥蛟龙在渡口上架桥,要渡赤水命令西皇引路。路途多么遥远多么艰险,我传令众车在路旁等待。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,我的目的地已指定西海。我再把成千辆车子聚集,把玉轮对齐了并驾齐驱。驾车的八龙蜿蜒地前进,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。定下心来啊慢慢地前行,难控制飞得远远的思绪。演奏着《九歌》跳起《韶》舞啊,且借大好时光寻求欢娱。太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,忽然我看见自己的故乡。我的仆从悲伤马也怀念,退缩回头不肯走向前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