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夫靡颜腻理[1],哆
螓㓢[2],形之异也。朝秀晨终[3],龟鹄千岁[4],年之殊也。闻言如响[5],智昏菽麦[6],神之辨也[7]。同知三者[8],定乎造化[9],荣辱之境[10],独曰由人,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[11],其蔽一也。龙犀日角[12],帝王之表;河目龟文[13],公侯之相。抚镜知其将刑[14],压纽显其膺录[15]。星虹枢电[16],昭圣德之符[17];夜哭聚云[18],郁兴王之瑞[19]。皆兆发于前期,涣汗于后叶[20]。若谓驱貔虎[21],奋尺剑[22],入紫微[23],升帝道[24],则未达窅冥之情[25],未测神明之数[26],其蔽二也。空桑之里[27],变成洪川;历阳之都[28],化为鱼鳖[29]。楚师屠汉卒[30],睢河鲠其流[31];秦人坑赵士[32],沸声若雷震[33]。火炎昆岳[34],砾石与琬琰俱焚[35];严霜夜零,萧艾与芝兰共尽[36]。虽游、夏之英才[37],伊、颜之殆庶[38],焉能抗之哉?其蔽三也。
【注释】
[1]靡:细致。腻:光滑。理:皮肤的纹理。屈原《招魂》:“靡颜腻理,遗视
些。”
[2]哆
(chǐ huī):张口不正。
(cù è):鼻高貌。皆丑貌。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(百姓)举疾首蹙
而相告。”
[3]朝秀:虫名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四引《淮南子》:“朝秀不知晦朔。”许慎注:“朝生暮死虫也。生水上,似蚕娥。一曰兹母。”今本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作“朝菌”。晨:指日出后。
[4]龟鹄:李善注引《养生要》:“龟鹄寿千百之数,性寿之物也。”鹄,天鹅。
[5]响:回声。李善注引《史记》:“淳于髡说邹忌毕,趋出曰:‘是人者,吾语之微言五,其应我若响之应声,是人必封不久矣。’”
[6]昏:谓分不清。菽:豆类。《春秋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。故不可立。”
[7]辨:区别。
[8]三者:张铣注:“谓形异、年殊、神辨也。”
[9]造化:自然的创造化育。
[10]境:界限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定乎内外之分,辨乎荣辱之境。”
[11]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: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晋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
[12]龙犀:相术家谓囟门(在头顶前方正中)之下骨头隐起,下连鼻梁不断为龙犀,以为贵人之相。李善注引朱建平《相书》:“额有龙犀入发,左角日,右角月,王天下也。”
[13]河目: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。《孔丛子》:“夫子适周,见苌弘,言终退,苌弘语刘文公曰:‘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,河目而隆颡,黄帝之形貌也。’”龟文:谓足掌有龟背的文理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固貌状有奇表,鼎角匿犀,足履龟文。”
[14]抚镜:持镜而照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周群传》:“(张裕)又晓相术,每举镜视面,自知刑死,未尝不扑之于地也。”
[15]压纽:压在璧纽上。春秋时,楚共王有五个儿子,但没有嫡长子,不知立谁合适。于是在大室庭前秘密埋下一块玉璧,命五子按长幼次序进去下拜,正对着玉璧下拜的立为王。平王年幼,由别人抱着进来,两次下拜都压在璧纽上。事见《春秋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膺录:即膺箓,谓帝王接受符命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高祖膺箓受图,顺天行诛。”
[16]星虹:李善注:“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‘大星如虹,下流华渚,女节梦接意感,生白帝朱宣。’宋均曰:‘华渚,渚名也。朱宣,少昊氏。’”枢电:绕枢之电。枢,北斗七星的第一星。李善注引《诗含神雾》:“大电绕枢,照郊野,感符宝,生黄帝。”
[17]昭:显示。圣德:圣人之德。符:符命,古代谓帝王受命时天赐的祥瑞。
[18]夜哭:吕向注:“汉高祖时,送徒郦山,斩大泽之蛇,有老妪夜哭,曰:‘吾子白帝子为赤帝子所杀。’白帝子,秦也;赤帝子,汉也。”聚云:吕向注:“汉高祖隐于芒砀山,尝有聚云气如盖也。”
[19]郁:盛貌。
[20]涣汗:《周易·涣》:“九五:涣汗其大号。”疏:“九五处尊履正,在号令之中,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。”谓登上帝位发布号令。后叶:后世,后期。
[21]貔(pí)虎:皆猛兽名。以喻勇士。
[22]尺剑:短剑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,此非天命乎?”
[23]紫微:帝宫。
[24]帝道:帝位。
[25]窅(yǎo)冥:深远幽微貌。
[26]数:命运。李周翰注:“言自古帝王所兴,皆应天命符瑞,若谓威猛之道可以取之,乃入紫微,升帝道,是则未达窅冥神明之数矣。”
[27]空桑:地名。传说殷相伊尹生于空桑。里:古代一种居民组织,以二十五家为一里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览》:“有侁氏女子采桑,得婴儿于空桑之中,献之其君。其君令烰人养之。察其所以然,曰:‘其母居伊水之上,孕,梦有神告之曰:“臼出水而东走,毋顾。”明日视臼出水,告其邻,东走十里,而顾,其邑尽为水,身因化为空桑。’故命之曰伊尹。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。”
[28]历阳:秦置县名。在今安徽和县境内。都:城邑。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夫历阳之都,一夕反而为湖。”李善注引《淮南子》(按所引为高诱注,与今本注略有不同):“历阳,淮南之县名。今属九江郡。历阳中有老妪,常行仁义,有两诸生告过之,谓曰:‘此国当没为湖,妪视东城门阃有血,便走上山,勿反顾也。’自此,妪数往视门,门吏问之,妪对如其言。东门吏杀鸡,以血涂门。明日,妪早往视门,有血,便走上山,国没为湖。”
[29]鳖:甲鱼。
[30]楚师:指项羽军。秦亡后,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。汉卒:指刘邦军。项羽入关破秦后,自据关中,封刘邦为汉王。
[31]睢河:古水名。旧自今河南杞县流经睢县北,东向至江苏宿迁南入泗水。今上流仅陈留、睢县间有一支入惠济河,余俱湮。下流亦多淤断。鲠:阻塞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乃西从萧,晨击汉军而东,至彭城,日中,大破汉军。汉军皆走,相随入谷、泗水,杀汉卒十余万人。汉卒皆南走山,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。汉军却,为楚所挤,多杀,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,睢水为之不流。”
[32]坑:活埋。战国时,秦将白起在长平(今山西高平西北)大败以赵括(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)为统帅的赵军,坑杀降卒四十万。
[33]沸声:喧腾之声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白起率数万之师……越韩、魏攻强赵,北坑马服,诛屠四十余万之众,流血成川,沸声若雷,使秦业帝。”《论衡·命义》:“言有命者曰:‘夫天下之大,人民之众,一历阳之都,一长平之坑,同命俱死,未可怪也。命当溺死,故相聚于历阳;命当压死,故相积于长平。’”
[34]昆岳:昆仑山,古代著名的产玉之地。《尚书·胤征》:“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。”
[35]砾(lì):小石。琬(wǎn)琰(yǎn):皆圭名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越玉五重,陈宝、赤刀、大训、弘璧、琬琰,在西序。”
[36]萧艾:野蒿,臭草名。芝兰:香草名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。”傅玄《鹰兔赋》:“秋霜一下,兰艾俱落。”
[37]游、夏:子游、子夏,皆孔子弟子,以文章博学著称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文学子游、子夏。”
[38]伊:伊尹,殷相,辅佐商汤灭掉夏桀。颜:颜回,孔子弟子,以德行著称。殆:大概。庶:庶几,差不多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子曰:‘颜氏之子,其殆庶几乎?有不善未尝不知,知之未尝复行也。’”
【翻译】
容颜如玉肌理细腻,张口不正鼻梁高耸,这是形貌的不同。朝秀太阳一出就死亡,乌龟天鹅活到一千岁,这是寿命的不同。听人说话反应像回声一样快,智力不济分不清大豆小麦,这是精神的不同。人们都知道这三方面的不同,是决定于大自然的创造化育,而荣誉和耻辱的界限,偏偏说是由人来决定的,这是知道两个五而不认识十,这是第一个不明白。额头有龙犀,额角有太阳,这是帝王的外表;眼眶平正而长,足掌有龟背的文理,这是公侯的貌相。举镜照面知道自己将受刑而死,压住璧纽表明接受了帝王符命。大星如虹闪电绕枢,这是显示圣人德行的符命;老妇夜哭云气聚集,这是帝王将兴的祥瑞。都是在前期出现征兆,在后来登上了帝位。如果认为驱使勇士,挥舞短剑,就可以进入紫微,登上帝位,这是没有通达深远幽微之情,没有观测到神明所决定的命运,这是第二个不明白。空桑里邑,变成了大河;历阳城邑,化成了鱼鳖。楚军屠杀汉兵,睢河被堵塞了流水;秦人坑杀赵士,喧腾声如同雷震。大火燃烧昆仑,石头和琬圭琰圭同被焚烧;严霜夜里降落,野蒿与芝兰同归于尽。即使是子游、子夏这样优秀的人才,伊尹、颜回这样差不多可以成为圣人的人,又怎能与之抗衡呢?这是第三个不明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