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西北有织妇,绮缟何缤纷!

【原文】

西北有织妇[1],绮缟何缤纷[2]

明晨秉机杼[3],日昃不成文[4]

太息终长夜[5],悲啸入青云[6]

妾身守空闺,良人行从军[7]

自期三年归[8],今已历九春[9]

飞鸟绕树翔,噭噭鸣索群[10]

愿为南流景,驰光见我君[11]

【注释】

[1]织妇:指织女星。织女星位于北方。

[2]绮缟(gǎo):有花纹的丝织品。缤纷:繁乱貌。

[3]明晨:清晨。秉:持,指拿梭织布。杼:梭子,是织布机上穿引纬线的工具。

[4]日昃(zè):日过午。不成文:织不成花纹,即织不成布。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:“跂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虽则七襄,不成报章。”以上几句化用其语意。

[5]太息:即叹息。

[6]啸:长叹。刘履《选诗补注》:“蹙口出声,以舒愤懑之气也。”

[7]良人:女子对丈夫的称谓。

[8]期:预期。

[9]九春:九年。一说,三年。李善注:“一岁三春,故以三年为九春。言已过期也。”

[10]噭噭(jiào):鸟鸣声。

[11]“愿为”二句:作者《七哀诗》:“愿为西南风,长逝入君怀。”用意手法与此相类。景,日光。

【翻译】

西北方有一个织绢的女子,织出的绢文多么缭乱纷纭!

清早起来就持梭忙个不停,太阳偏西了也还没有织成。

她整夜叹息一声接着一声,悲哀的长叹声直飘上青云。

我孤身守着这空空的闺房,丈夫出门到远方去当了兵。

走时自以为三年就可回来,现在已经过去了九个冬春。

鸟儿绕着树林不住地飞翔,叽叽喳喳地叫着寻找鸟群。

我愿化作向南流泻的日光,飞驰到南方见到我的夫君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