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吴寇未殄灭[1],乱象侵边疆[2]。
天子命上宰[3],作蕃于汉阳[4]。
开国建元士[5],玉帛聘贤良[6]。
予非荆山璞[7],谬登和氏场[8]。
羊质复虎文[9],燕翼假凤翔[10]。
既惧非所任[11],怨彼南路长[12]。
千里既悠邈[13],路次限关梁[14]。
仆夫罢远涉[15],车马困山冈。
深谷下无底,高岩暨穹苍[16]。
丰草停滋润[17],雾露沾衣裳。
玄林结阴气[18],不风自寒凉。
顾瞻情感切[19],恻怆心哀伤[20]。
士生则悬弧[21],有事在四方。
安得恒逍遥[22],端坐守闺房[23]。
引义割外情[24],内感实难忘。
【注释】
[1]殄(tiǎn)灭:消灭。
[2]乱象:指战乱。王粲《七哀诗》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”
[3]上宰:宰相。指贾充。贾充时任尚书令,相当于宰相。
[4]作蕃:设置屏障、防线。蕃,同“藩”。汉阳:汉水的北面。
[5]开国:建立邦国。《周易·师》:“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”建元士:盖指贾充征调官吏在军中设置有关机构。建,建立,设置。元士,官名。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之元士视附庸。”此泛指贤士。
[6]玉帛聘贤良:李善注:“王逸《楚辞》注曰:‘天下贤人将持玉帛聘而遗之。’”玉帛,瑞玉和缣帛,指珍贵的礼品。贤良,有德行的人。
[7]予:我。荆山:楚地的山。璞:未经雕琢加工的玉。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玉于荆山,经剖琢而为宝玉。后以荆璞比喻优秀卓异的人才。
[8]谬:错误。这里为自谦之辞。和氏场:卞和为古玉匠,制成和氏璧,故称鉴别、制作和陈列宝玉的地方为和氏场。这里指自己被当作人才请为从事中郎,随军伐吴。
[9]羊质复虎文:谓自己虚有其表。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羊质而虎皮,见草而说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虎文,虎皮上的花纹,即指虎皮。
[10]燕:喻己。假:凭借。凤:喻贾充。
[11]任:胜任。
[12]怨彼南路长: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“怨彼东路长。”
[13]悠邈:遥远。
[14]次:《春秋左传·庄公三年》:“凡师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这里泛指军队在途中停留。关梁:指水陆要冲之处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猛犬狺狺而迎吠兮,关梁闭而不通。”关,关门。梁,桥梁。
[15]罢(pí):通“疲”。
[16]暨(jì):至,到。穹苍:天空。
[17]丰草停滋润:《诗经·小雅·湛露》:“湛湛露斯,在彼丰草。”滋润,谓沾满露水。
[18]玄林:幽暗的树林。阴气:阴凉潮湿的空气。
[19]顾瞻:回头眺望。
[20]恻怆:悲伤。
[21]悬弧:悬弓。古代风俗。家生男子门左挂弓一张。李善注:“《礼记》曰:‘国君太子,生三日,卜士负之,射人以桑弧蓬矢六,射天地四方。’又孔子曰:‘士使之射,不能,则辞以疾,悬弧之义也。’《韩诗内传》曰:‘男子生,桑弓蓬矢六,射上下四方,明当有事天地四方也。’”
[22]恒:常。
[23]守闺房:谓守着妻子。
[24]引义:援引大义。外情:害怕外出行军艰苦的情绪。
【翻译】
吴国这敌寇还没有消灭,挑起事端侵犯我国边疆。
天子发下诏书命令宰相,带兵赶到汉水北岸布防。
建立邦国需要任命贤士,瑞玉缣帛用以招聘贤良。
我并不是一块荆山璞玉,却荒谬地走进和氏之场。
好似绵羊披上一层虎皮,又像燕子依傍凤凰飞翔。
既担心不能够承担重任,又怕那南去的路太漫长。
千里路程本来就很遥远,途中还有水陆要冲阻挡。
仆夫因长途跋涉而疲惫,车马被困在高高的山冈。
山谷深深一眼看不见底,山岩高高一直伸到天上。
野草茂盛上面沾满露水,雾露浓重沾湿人的衣裳。
幽暗的树林笼罩着阴气,即使无风也觉寒冷冰凉。
回头眺望故国情感激动,心中怅然生出无限悲伤。
男儿生下门上就要悬弓,表明有事要奋斗在四方。
哪里能够常常逍遥自在,成天端坐守在深闺洞房。
援引大义克服畏难情绪,内心这番感受实在难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