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余少有大志,夸迈流俗,弱冠登朝[1],历位二十五年。五十以事去官。晚节更乐放逸[2],笃好林薮[3],遂肥遁于河阳别业[4]。其制宅也,却阻长堤[5],前临清渠,百木几于万株,流水周于舍下。有观阁池沼[6],多养鱼鸟。家素习技[7],颇有秦、赵之声[8]。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[9],入则有琴书之娱。又好服食咽气[10],志在不朽,慠然有凌云之操。欻复见牵羁[11],婆娑于九列[12],困于人间烦黩[13],常思归而永叹。寻览乐篇,有《思归引》。傥古人之情[14],有同于今,故制此曲。此曲有弦无歌,今为作歌辞,以述余怀。恨时无知音者[15],令造新声而播于丝竹也[16]。
【注释】
[1]弱冠: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,其时尚弱,称弱冠。后以称年少。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年二十余,为修武令,有能名。”
[2]晚节:晚年。放逸:放任自由。
[3]笃好:深好。林薮:指山林水泽。
[4]肥遁:谓远走高飞,隐居山林。肥,通“飞”。别业:即别墅。
[5]却阻:犹言背靠。却,退,后。
[6]观(guàn):台榭。
[7]素:一向。习技:爱好声伎。技,通“伎”,指歌舞艺人。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后房百数,皆曳纨绣,珥金翠。丝竹尽当时之选,庖膳穷水陆之珍。”
[8]秦、赵:二国名。相传两地女子多习歌舞为女乐。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家本秦也,能为秦声。妇赵女也,雅善鼓瑟。”
[9]出:出游。游目:纵目远望。弋(yì):以绳系箭射鸟。
[10]服食:指服食丹药。为道家养生之法。咽气:吸气。道家实行呼吸吐纳之法以养身。
[11]欻(xū):忽然。牵羁:羁留,拖累。
[12]婆娑:盘桓,停留。九列:九卿之位。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在荆州,劫远使商客,致富不赀。征为大司农,以征书未至擅去官免。顷之,拜太仆。”太仆掌舆马及牧畜之事,为九卿之一。
[13]烦黩:繁杂污浊。
[14]傥(tǎng):或者。
[15]知音:谓精通音律。
[16]新声:新作的乐曲。播:传布。丝竹:指弦乐器和管乐器。
【翻译】
我年轻时有远大志向,超越世俗,二十来岁入朝做官,在职二十五年。五十岁时因事被免官。晚年更喜欢放任自由,深好山林水泽,于是远走高飞退居河阳别墅。这里所建的房屋,背后靠着长堤,前面对着清渠,各种树木有将近万株,流水环绕于房屋下面。有台榭楼阁池沼,养有很多游鱼飞鸟。家中一向喜欢声伎,有不少来自秦地、赵地的歌女。出游则以纵目观览和射鸟钓鱼为事,回家则有弹琴读书的欢娱。又喜欢服食丹药和呼吸吐纳,目的在于长生不死,傲然有高入云霄的志向。忽然间又重被官场牵累,盘桓九卿之位,被人间的繁杂污浊所困,常因思归而长叹。不久翻阅乐篇,见有《思归引》乐曲。或者古人之情,有与今人相同之处,因此制作了这支曲子。这支曲子有乐曲而无歌辞,我现在为之作了一首歌辞,以抒写自己的情怀。只可惜这时没有精通音律的人,以便让他作一支新曲,使歌辞得以通过乐器的伴奏传布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