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闻荆、杨诸将,并得降者,皆言交州为君所执,豫章距命,不承执事,疫旱并行,人兵减损,各求进军,其言云云。孤闻此言,未以为悦。然道路既远,降者难信,幸人之灾,君子不为。且又百姓,国家之有,加怀区区,乐欲崇和,庶几明德。来见昭副,不劳而定,于孤益贵。是故按兵守次,遣书致意。古者兵交,使在其中。愿仁君及孤,虚心回意,以应诗人补衮之叹,而慎《周易》牵复之义。濯鳞清流,飞翼天衢,良时在兹,勖之而已。

【原文】

闻荆、杨诸将,并得降者,皆言交州为君所执[1],豫章距命,不承执事[2],疫旱并行,人兵减损,各求进军,其言云云。孤闻此言,未以为悦。然道路既远,降者难信,幸人之灾,君子不为[3]。且又百姓,国家之有,加怀区区[4],乐欲崇和[5],庶几明德。来见昭副[6],不劳而定,于孤益贵。是故按兵守次[7],遣书致意。古者兵交,使在其中[8]。愿仁君及孤,虚心回意,以应诗人补衮之叹[9],而慎《周易》牵复之义[10]。濯鳞清流,飞翼天衢[11],良时在兹,勖之而已[12]

【注释】

[1]交州为君所执:《三国志·吴书·宗室传》:“孙辅,字国仪……假节领交州刺史,遣使与曹公相闻,事觉,权幽系之,数岁卒。”交州,治所在广信(今广西梧州)。此指交州刺史孙辅。

[2]“豫章”二句:李善注引《吴志》:“刘繇,字正礼,避乱淮浦,诏遣为扬州刺史。繇不敢之州,遂南保豫章。”豫章,郡名。治今江西南昌。豫章郡属扬州刺史部,此指扬州刺史刘繇。距命,拒不从命。执事,差使,工作。

[3]“幸人”二句:庆幸他人的灾祸,不是君子所为。《春秋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秦饥,使乞籴于晋,晋人弗与,庆郑曰:‘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。’”

[4]区区:指诚挚的爱心。

[5]崇和:亲善友好。

[6]来见昭副:刘良注:“言我冀望君来,昭然为副贰。”见,用在动词前,代称自己。昭,明。这里指公开。副,副贰,指辅佐。

[7]次:停留。

[8]“古者”二句:《春秋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(晋)栾书伐郑,郑使伯蠲行成,晋人杀之,非礼也。兵交,使在其间,可也。”

[9]补衮之叹: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“衮职有阙,维仲山甫补之”,毛传:“有衮冕者,君之上服也。仲山甫补之,善补过也。”作者引此典,重在突出“补过”。

[10]牵复之义:《周易·小畜》:“牵复,吉。”意谓牵引使之回复是吉利的。作者引此典,重在突出“回复”,以与上文“虚心回意”相呼应。

[11]“濯鳞”二句:如鱼游清流,鸟飞高空。比喻太平盛世的景象。濯,洗涤。这里引申为畅游。鳞,鱼。衢,指四通八达的道路。

[12]勖(xù):勉励。

【翻译】

听说荆州、扬州众将,以及投降的人,都说交州刺史被您拘押囚禁,刘繇据守豫章拒不从命,不秉承旨意担任扬州刺史的职务,疫病与旱灾同时流行,人力兵力都有减损,我方各路兵马都争求进军,他们所说大致如此。我听到这些话,并不觉得高兴。诚然道路遥远,投降者的言辞难以尽信,但幸灾乐祸的事,君子是不做的。况且百姓乃是国家之所有,以诚挚的爱心加以关怀,乐于见其亲善友好,才近似于昭明之美德。如果您能来公开地辅佐我,不烦劳兵马而安定天下,对我来说是更加可贵的。因此我按兵不发驻守等候,寄送书信致意。按古代的规定,双方军队交战,使者可在其间往返。希望仁君能思及我的心意,虚心接纳回心转意,借此以顺应诗人弥补前过的感叹,慎思《周易》牵引回复为吉利的义理。鱼儿畅游清流,鸟儿飞翔高空,良好的时机就在这一刻,希望您勉力而为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