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昔汉光命将[1],坐知千里[2];魏武置法,案以从事[3]。故能出必以律[4],锱铢无爽[5]。伏惟圣武英挺[6],略不世出[7],料敌制变,万里无差,奉而行之,实弘庙筭[8]。惟此庸固[9],理绝言提[10]。自逆胡纵逸[11],久患诸夏[12],圣朝乃顾[13],将一车书[14]。愍彼司氓[15],致辱非所[16]。早朝永叹[17],载怀矜恻[18],致兹亏丧[19],何所逃罪[20],宜正刑书[21],肃明典宪[22]。
【注释】
[1]汉光命将:东汉光武帝任命将领。
[2]坐知千里:李善注引《东观汉记》曰:“代郡太守刘兴,将数百骑攻贾览,上状檄至,光武知其必败,报书曰:‘欲复进兵,恐失其头首也。’诏书到,兴已为览所杀。长史得檄,以为国家坐知千里也。”
[3]“魏武”二句:李善注引《魏书》曰:“太祖自作兵书,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。从令者克捷,违教者负败。”案,公文,法典。
[4]出必以律:《周易·师》:“师出以律。”律,法令,法则。
[5]锱铢:轻重。无爽:无差。
[6]伏惟:俯伏思维。下对上之敬辞。圣武英挺:谓梁武帝。挺,拔。
[7]略:谋略。不世出:非世人所能出。
[8]实弘庙筭:弘大克敌制胜之谋略。出征者必祭庙,卜算凶吉,而后行。筭,同“算”。
[9]庸固:昏昧固执。此指曹景宗。
[10]理绝:指不可与言理。言提:提其耳以言,犹言耳提面命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
[11]逆胡:指尚未归顺朝廷的北方边境少数民族。此指后魏。纵逸:恣肆骄纵。
[12]诸夏:指中国。
[13]圣朝:指梁朝。乃顾:谓顾念天下。
[14]将一车书:谓欲统一天下,使车同轨,书同文。一,统一。
[15]愍(mǐn):伤。司氓:司州之民。
[16]致辱:受辱。非所:非其所能忍受。
[17]早朝:早上臣僚入见皇帝议事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经国有体,必询诸朝,所以尚书置令、仆、丞、郎,旦旦上朝,以议时事。”
[18]载:则。矜恻:怜惜。
[19]致兹亏丧:指司州陷落,敌人纵暴,道恭殉职,景宗败亡。致,遭。兹,此。
[20]何所逃罪:谓景宗罪责难逃。
[21]宜正刑书:应端正法典。
[22]肃:敬。宪:法。
【翻译】
从前,汉光武帝任用兵将,坐知千里;魏武帝撰兵书,依法从事。所以能赏罚有当,分毫不差。伏思陛下,圣武英挺,雄才大略,出世不群,料敌制变,万里无差,遵命而行,无不克敌制胜。只有曹景宗此人,昏庸固陋,耳提面命之言也不予理会。自从北敌骄纵猖獗,长期以来,犯我中华,圣朝出于顾眷之情,意欲统一。圣朝怜悯司州百姓,不忍遭此侵扰。故早朝时时长叹,常怀悽恻之情,现在遭此灾变,曹景宗罪责难逃,理应尊重国纪军法,肃明大梁之法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