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亹亹圆象运,悠悠方仪廓。

【原文】

亹亹圆象运[1],悠悠方仪廓[2]

忽忽岁云暮[3],游原采萧藿[4]

北逾芒与河[5],南临伊与洛[6]

凝霜沾蔓草[7],悲风振林薄[8]

摵摵芳叶零[9],蕊蕊芬华落[10]

下泉激冽清[11],旷野增辽索[12]

登高眺遐荒[13],极望无崖崿[14]

形变随时化[15],神感因物作[16]

澹乎至人心,恬然存玄漠[17]

【注释】

[1]亹亹(wěi):行进貌。圆象:指天。李善注:“曾子曰:‘天道曰圆,地道曰方。’在天成象,故曰圆象。”运:运转。

[2]悠悠:远貌。方仪:指地。古称天地为两仪,地方,故曰方仪。廓:寥阔,广阔。

[3]忽忽岁云暮:屈原《离骚》:“日忽忽其将暮。”忽忽,迅疾貌。云,语助词。

[4]原:原野。采萧藿:《诗经·小雅·小明》:“岁聿云莫,采萧获菽。”萧,艾蒿。藿,豆叶。

[5]逾:超过。芒:山名。也作“邙山”,在今河南洛阳北。河:黄河。

[6]伊、洛:二水名。伊水源于河南熊耳山,至偃师入洛水。洛水源于陕西冢岭山,至河南巩义入黄河。

[7]沾:湿。

[8]振:吹动。林薄:树林。薄,草木丛生之地。

[9]摵摵(shè):落叶声。零:落。

[10]蕊蕊:花飘落貌。芬华:香花。

[11]下泉激冽清:《诗经·曹风·下泉》:“冽彼下泉,浸彼苞蓍。”下泉,低地的泉水。激,流急。冽,寒凉。

[12]辽索:旷远萧索。

[13]遐荒:边远广大的地方。

[14]崿(è):山崖。

[15]化:变化。

[16]因:凭借,随着。作:产生。

[17]“澹乎”二句:李善注:“言己澹乎同彼至人,意存玄漠而已。”澹,恬静,安定。至人,道家称能够存养本性的得道之人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不离于真,谓之至人。”恬,安静。玄漠,渊静无为。

【翻译】

天体在一刻不停地运转,大地四望悠悠广袤辽阔。

转瞬之间一年又将过去,来到原野采摘艾蒿豆藿。

往北跨过了芒山与黄河,往南来到了伊水和洛河。

严霜沾湿了蔓生的野草,凄风吹得草木前仰后合。

摵摵声中芳香树叶凋零,蕊蕊声中朵朵香花飘落。

低处的流泉寒凉而清澈,旷野显得分外辽远萧索。

登上高处极目眺望远方,坦坦荡荡没有山崖陡坡。

万物形态随着时令变化,精神随着外物感动振作。

至人存养本性其心恬澹,清静无为安于闲适淡泊。
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