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明发心不夷[1],振衣聊踯躅[2]。
踯躅欲安之?幽人在浚谷[3]。
朝采南涧藻[4],夕息西山足[5]。
轻条象云构[6],密叶成翠幄[7]。
激楚伫兰林,回芳薄秀木[8]。
山溜何泠泠[9],飞泉漱鸣玉[10]。
哀音附灵波[11],颓响赴曾曲[12]。
至乐非有假,安事浇醇朴[13]。
富贵苟难图[14],税驾从所欲[15]。
【注释】
[1]明发:黎明。夷:指平静。
[2]振衣:谓振动衣服,去除尘秽。踯躅(zhí zhú):徘徊不进貌。
[3]幽人:指隐士。浚谷:深谷。
[4]朝采南涧藻:语出《诗经·召南·采
》:“于以采
,南涧之滨。”
[5]西山:指首阳山。《史记》载伯夷、叔齐诗:“登彼西山兮,采其薇矣。”以上二句中,“南涧”“西山”是用成辞,泛指隐士所居之处。
[6]云构:高大壮丽的建筑。
[7]幄:帐。
[8]“激楚”二句:言清风吹拂着秀美的树林。激楚、回芳,吴淇《六朝选诗定论》:“‘激楚’‘回芳’,舞名。借以当风。”一说“激楚”为古代曲名。兰、秀,均用以形容林木的秀美。薄,附。
[9]山溜:指山涧水。泠泠(líng):形容水声清脆。
[10]鸣玉:古人佩带在腰间的玉佩,行走时相击发声,故称。这里比喻被溪水撞击发声的山石。李善注:“亦琼瑶也。”
[11]哀音:指低微哀怨的水声。灵波:神异奇妙的水波。
[12]颓响:犹言余响。曾(céng)曲:指山谷层叠盘曲。曾,通“层”。
[13]“至乐”二句:意谓至乐只在清静无为、返归自然中得到,不须凭借荣华富贵,似此,又何苦改变自己淳朴的本性去追求荣华富贵呢?至乐,极乐。《庄子·至乐》讲欲求至乐,惟无为近之。假,借。浇,薄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衰世之俗……浇天下之淳,析天下之朴,牿服马牛以为牢。”《汉书·黄霸传》张敞奏表:“浇淳散朴,并行伪貌,有名无实,倾摇懈怠,甚者为妖。”
[14]苟:诚。图:谋求。
[15]税(tuō)驾:脱驾。李善注:“税驾,喻辞荣。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物极则衰,吾未知所税驾也。”《索隐》:“税驾,犹解驾,言休息也。”税,通“脱”。驾,车驾。
【翻译】
一整夜难以入眠心烦意乱,天已亮穿戴整齐徘徊不安。
徘徊不定心中想该去何处?有高士隐居在那幽谷深山。
披晨晖南涧之中捕捞水草,到夜晚西山脚下憩息安眠。
树枝儿轻盈高挑胜似华厦,树叶儿翠绿浓密堪作帐幔。
一阵阵清风送爽轻摇慢荡,夹杂着草木馨香充溢林间。
山涧水击撞山石淙淙鸣响,亮晶晶溅玉飞珠耀人眼帘,
顺谷势宛如游龙浅吟低唱,挟余响跌落曲折流向远山。
悟人生寻求极乐岂凭爵禄,又何苦丧我淳朴折节强攀。
富与贵竟然如此难以求取,倒不如归隐山林地阔天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