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朝发广莫门,莫宿丹水山。左手弯繁弱,右手挥龙渊。

【原文】

朝发广莫门[1],莫宿丹水山[2]。左手弯繁弱[3],右手挥龙渊[4]

顾瞻望宫阙[5],俯仰御飞轩[6]。据鞍长叹息[7],泪下如流泉。

系马长松下,发鞍高岳头[8]。烈烈悲风起[9],泠泠涧水流[10]

挥手长相谢[11],哽咽不能言[12]。浮云为我结[13],归鸟为我旋[14]

去家日已远[15],安知存与亡[16]。慷慨穷林中[17],抱膝独摧藏[18]

麋鹿游我前[19],猿猴戏我侧。资粮既乏尽,薇蕨安可食[20]

揽辔命徒侣[21],吟啸绝岩中[22]。君子道微矣[23],夫子故有穷[24]

惟昔李骞期[25],寄在匈奴庭。忠信反获罪[26],汉武不见明[27]

我欲竞此曲[28],此曲悲且长。弃置勿重陈[29],重陈令心伤。

【注释】

[1]广莫门:洛阳城北门。

[2]莫:同“暮”。丹水山:即丹朱岭,在今山西高平北,是丹水的发源处。

[3]弯:拉弓。繁弱:古大弓名。

[4]龙渊:古宝剑名。《战国策·韩策》:“邓师、宛冯、龙渊、大阿,皆陆断马牛,水击鹄雁,当敌即斩坚。”

[5]顾瞻:回头看。宫阙:指洛阳的皇宫。阙,宫门前两边的望楼。

[6]御:驾。飞轩:奔驰如飞的车。

[7]据:靠着。

[8]发鞍:卸下马鞍。发,或作“废”。高岳头:高山头。

[9]烈烈:风声。

[10]泠泠(líng):水声。

[11]谢:告辞。

[12]哽咽:悲泣时气结咽塞、说不出话的样子。

[13]结:凝聚。

[14]旋:盘旋。

[15]日已远:一天比一天远。

[16]安知存与亡:李善注引韦弘嗣《秋风篇》:“辞亲向长路,安知存与亡。”

[17]穷林:深林。

[18]摧藏:悲伤貌。

[19]麋:鹿的一种。

[20]薇蕨:两种野菜,嫩时可食。

[21]揽辔:挽住马缰绳。徒侣:指随从。

[22]吟啸:唉声长叹。

[23]道:思想,主张,学说。微:衰微。

[24]夫子:指孔子。故:本来,从前。穷:困厄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

[25]李:指李陵。骞期:谓李陵过期不归。骞,通“愆”。李陵于汉武帝天汉二年(前99)率步卒五千出塞击匈奴,至期欲还,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。陵战败降敌,流落匈奴,武帝杀了他的全家。事见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。

[26]忠信:指李陵。李陵忠信之说,本于司马迁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说李陵“常思奋不顾身,以徇国家之急”,说李陵“身虽陷败,彼观其意,且欲得其当而报汉”。

[27]不见明:不被谅解。

[28]竞:当作“竟”,完,结束。

[29]重陈:再说,再唱。

【翻译】

清早从广莫门出发,傍晚歇宿在丹水山。左手挽着大弓繁弱,右手挥着宝剑龙渊。

回头眺望洛阳宫阙,一下一上驾车如飞。依着马鞍长声叹息,泪流不断犹如泉水。

把马拴在长松之下,卸鞍在那高高山头。悲风烈烈骤然卷起,泠泠不断涧水长流。

挥手再见从此长别,悲痛哽咽哪还能言。浮云为我结聚不走,归鸟为我当空盘旋。

离开家园日见遥远,哪知今后是存是亡。慷慨悲歌树林深处,怀抱膝头独自悲伤。

麋鹿游荡在我身前,猿猴嬉戏在我身侧。路费干粮都已用光,薇蕨枯干哪里能吃!

挽缰再命众人动身,悲吟长啸绝壁之中。君子之道已经衰微,孔子也曾遭受困穷。

以前李陵逾期不归,流落寄身匈奴朝廷。忠信反而被诬得罪,不被鉴谅汉武不明。

我想结束这支曲子,这支曲子既悲且长。放在一边不再吟唱,再唱实在让人哀伤。
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