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夫人之相知,贵识其天性,因而济之。禹不逼伯成子高,全其节也;仲尼不假盖于子夏,护其短也;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,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。此可谓能相终始,真相知者也。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,曲者不可以为桷,盖不欲以枉其天才,令得其所也。故四民有业,各以得志为乐,唯达者为能通之,此足下度内耳。不可自见好章甫,强越人以文冕也;己嗜臭腐,养鸳雏以死鼠也。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,以无为为贵。纵无九患,尚不顾足下所好者。又有心闷疾,顷转增笃,私意自试,不能堪其所不乐。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,令转于沟壑也。

【原文】

夫人之相知,贵识其天性,因而济之[1]。禹不逼伯成子高[2],全其节也;仲尼不假盖于子夏,护其短也[3];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[4],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[5]。此可谓能相终始,真相知者也。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,曲者不可以为桷[6],盖不欲以枉其天才[7],令得其所也。故四民有业[8],各以得志为乐,唯达者为能通之,此足下度内耳[9]。不可自见好章甫,强越人以文冕也[10];己嗜臭腐,养鸳雏以死鼠也[11]。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[12]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[13],以无为为贵[14]。纵无九患,尚不顾足下所好者。又有心闷疾,顷转增笃,私意自试[15],不能堪其所不乐。自卜已审[16],若道尽涂穷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,令转于沟壑也[17]

【注释】

[1]济:成全。

[2]禹:因助舜治水成功,受舜禅让而继帝位,为夏代开国的君王。伯成子高:禹时归隐的贤人。

[3]“仲尼”二句: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孔子准备外出,正碰上下雨,某弟子建议向子夏借伞盖,孔子说:子夏为人小气。我听说与人交往,要器重他的长处,回避他的短处,这样才能长久地交往。因此孔子决定不向子夏借伞盖。假,借。盖,避雨的用具,指车篷或雨伞。子夏:孔子的门生之一。

[4]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:元直,即徐庶,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。他本与诸葛亮跟从刘备,因其母被曹操所俘,不得已投奔曹操,诸葛亮不勉强他投靠刘备。蜀,蜀国。当时刘备尚未进蜀,所以实际是指刘备。

[5]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:华子鱼,华歆,字子鱼。魏文帝时任宰相,曾推荐管宁(字幼安)做官,管宁坚辞不受,全家渡海而去,华歆也不强加劝阻。详见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宁传》。

[6]桷(jué):方形的椽子。

[7]枉:曲。才:通“材”。

[8]四民:指士、农、工、商。

[9]度内:识度以内的事。

[10]“不可”二句:语出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宋人资章甫适诸越,越人断发文身,无所用之。”章甫,殷冠名。越人,指浙江、福建一带古时的土著居民。文冕,有花纹的礼帽,义同“章甫”。

[11]“己嗜”二句:语出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夫鹓 夫人之相知,贵识其天性,因而济之。禹不逼伯成子高,全其节也;仲尼不假盖于子夏,护其短也;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,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。此可谓能相终始,真相知者也。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,曲者不可以为桷,盖不欲以枉其天才,令得其所也。故四民有业,各以得志为乐,唯达者为能通之,此足下度内耳。不可自见好章甫,强越人以文冕也;己嗜臭腐,养鸳雏以死鼠也。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,以无为为贵。纵无九患,尚不顾足下所好者。又有心闷疾,顷转增笃,私意自试,不能堪其所不乐。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,令转于沟壑也。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,非梧桐不止,非练实(竹子的果实)不食,非醴泉不饮。于是鸱(猫头鹰)得腐鼠,鹓 夫人之相知,贵识其天性,因而济之。禹不逼伯成子高,全其节也;仲尼不假盖于子夏,护其短也;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,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。此可谓能相终始,真相知者也。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,曲者不可以为桷,盖不欲以枉其天才,令得其所也。故四民有业,各以得志为乐,唯达者为能通之,此足下度内耳。不可自见好章甫,强越人以文冕也;己嗜臭腐,养鸳雏以死鼠也。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,以无为为贵。纵无九患,尚不顾足下所好者。又有心闷疾,顷转增笃,私意自试,不能堪其所不乐。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,令转于沟壑也。 过之,仰而视之曰:‘嚇!’”嵇康之文,以“己”喻山涛,以“死鼠”喻官职,以“鹓 夫人之相知,贵识其天性,因而济之。禹不逼伯成子高,全其节也;仲尼不假盖于子夏,护其短也;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,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。此可谓能相终始,真相知者也。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,曲者不可以为桷,盖不欲以枉其天才,令得其所也。故四民有业,各以得志为乐,唯达者为能通之,此足下度内耳。不可自见好章甫,强越人以文冕也;己嗜臭腐,养鸳雏以死鼠也。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,以无为为贵。纵无九患,尚不顾足下所好者。又有心闷疾,顷转增笃,私意自试,不能堪其所不乐。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,令转于沟壑也。 ”自喻。鸳雏,《庄子·秋水》作“鹓 夫人之相知,贵识其天性,因而济之。禹不逼伯成子高,全其节也;仲尼不假盖于子夏,护其短也;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,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。此可谓能相终始,真相知者也。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,曲者不可以为桷,盖不欲以枉其天才,令得其所也。故四民有业,各以得志为乐,唯达者为能通之,此足下度内耳。不可自见好章甫,强越人以文冕也;己嗜臭腐,养鸳雏以死鼠也。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,以无为为贵。纵无九患,尚不顾足下所好者。又有心闷疾,顷转增笃,私意自试,不能堪其所不乐。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,令转于沟壑也。 ”,类似凤凰的鸟。

[12]方:正。外:指疏远。

[13]寂寞:指清静恬淡的境界。

[14]无为:道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主旨是指效法自然,反对人为。

[15]试:指设想、盘算。

[16]卜:考虑。审:明确,清楚。

[17]转于沟壑:指死亡。

【翻译】

人们互相了解,贵在认识彼此的天性,因而成全对方。禹不逼迫伯成子高从政,是为了成全他的节操;孔子不向子夏借用伞盖,是为了掩护他的短处;诸葛亮不强逼徐庶归入刘备一方,华歆不勉强管宁当宰相。这些人可以说是能相处始终,是真正的相知。您知道直木是一定不能做车轮,曲木一定不能当椽子的,这是因为人们不想委屈这些天生的材料,而使它们各得其所。所以士、农、工、商各有自己的职业,他们都各以达到自己的志愿为乐事,这个道理只有知识通达的人才能懂得,这是您识度之内能明白的事。不能像那个愚蠢的宋国商人一样,因为自己爱好殷代的礼帽,就把有花纹的礼帽强制性地推销给越人;也不能像那只猫头鹰,因为自己爱好腐烂发臭的食物,就拿死鼠去喂养鹓 夫人之相知,贵识其天性,因而济之。禹不逼伯成子高,全其节也;仲尼不假盖于子夏,护其短也;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,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。此可谓能相终始,真相知者也。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,曲者不可以为桷,盖不欲以枉其天才,令得其所也。故四民有业,各以得志为乐,唯达者为能通之,此足下度内耳。不可自见好章甫,强越人以文冕也;己嗜臭腐,养鸳雏以死鼠也。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,以无为为贵。纵无九患,尚不顾足下所好者。又有心闷疾,顷转增笃,私意自试,不能堪其所不乐。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,令转于沟壑也。 。我不久以前学了养生之术,正在看轻荣华,摒弃美味,心意已进入了清静恬淡的境界,以顺从自然无所作为为贵。即使没有当官的九个祸患,我尚且不屑一顾您所爱好的爵禄。我又有心闷的毛病,现在更加严重,自己私下想想,决不能忍受这些自己所不乐意的事。我自己已经想明白了,如果穷途末路,那么也就算了,可是您平白无故地要委屈我当官,就是叫我走向死路。

上一篇:阮嗣宗口不论人过,吾每师之,而未能及。至性过人,与物无伤,唯饮酒过差耳。至为礼法之士所绳,疾之如仇,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。吾不如嗣宗之贤,而有慢弛之阙;又不识人情,暗于机宜;无万石之慎,而有好尽之累。久与事接,疵衅日兴,虽欲无患,其可得乎?又人伦有礼,朝廷有法,自惟至熟,有必不堪者七,甚不可者二:卧喜晚起,而当关呼之不置,一不堪也。抱琴行吟,弋钓草野,而吏卒守之,不得妄动,二不堪也。危坐一时,痺不得摇,性复多虱,把搔无已,而当裹以章服,揖拜上官,三不堪也。素不便书,又不喜作书,而人间多事,堆案盈机,不相酬答,则犯教伤义,欲自勉强,则不能久,四不堪也。不喜吊丧,而人道以此为重,己为未见恕者所怨,至欲见中伤者;虽瞿然自责,然性不可化,欲降心顺俗,则诡故不情,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,如此,五不堪也。不喜俗人,而当与之共事,或宾客盈坐,鸣声聒耳,嚣尘臭处,千变百伎,在人目前,六不堪也。心不耐烦,而官事鞅掌,机务缠其心,世故繁其虑,七不堪也。又每非汤、武而薄周、孔,在人间不止,此事会显,世教所不容,此甚不可一也。刚肠疾恶,轻肆直言,遇事便发,此甚不可二也。以促中小心之性,统此九患,不有外难,当有内病,宁可久处人间邪?又闻道士遗言,饵术黄精,令人久寿,意甚信之。游山泽,观鱼鸟,心甚乐之。一行作吏,此事便废,安能舍其所乐,而从其所惧哉!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