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赞曰:炎政中微[1],大盗移国[2]。九县飙回[3],三精雾塞[4]。民厌淫诈[5],神思反德[6]。世祖诞命[7],灵贶自甄[8]。沉机先物[9],深略纬文[10]。寻邑百万[11],貔虎为群[12]。长毂雷野[13],高旗彗云[14]。英威既振,新都自焚[15]。虔刘庸代[16],纷纭梁赵[17]。三河未澄[18],四关重扰[19]。神旌乃顾,递行天讨[20]。金汤失险[21],车书共道[22]。灵庆既启[23],人谋咸赞[24]。明明庙谋[25],赳赳雄断[26]。於赫有命[27],系我皇汉[28]。
【注释】
[1]炎政:《后汉书》作“炎正”,李贤注:“汉以火德王,故曰炎正。”正,通“政”。炎政谓以火德为政。
[2]大盗:王莽篡汉建立新朝,故称之为大盗。
[3]九县:犹云九有、九州。
[4]三精:日、月、星。雾塞:《后汉书》李贤注:“言昏昧也。”
[5]淫诈:混乱与欺诈。
[6]反德:复兴汉德。
[7]世祖:光武帝刘秀庙号。诞命:大受天命。《尚书·武成》:“诞膺天命。”
[8]灵贶(kuàng):《后汉书》李贤注:“谓佳气神光之类也。”甄:明显。[9]沉机:隐微的征兆。
[10]纬文: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:“经纬天地曰文。”
[11]寻:王寻,新朝大司徒。邑:王邑,新朝大司空。昆阳之战,王寻、王邑率兵四十余万,围昆阳数十层,刘秀率万余汉军大败新朝军队,王寻被杀,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。
[12]貔(pí):古籍中的一种猛兽。《尚书·牧誓》:“如虎如貔。”
[13]长毂(gǔ):战车。
[14]旗:唐写本《文选》白文残卷(伯2525卷)、《后汉书》作“锋”,义长。锋谓旗杆尖端。彗:扫。
[15]新都:王莽。莽汉成帝时封新都侯。自焚:王莽非自焚而死,但王莽被杀前一日,曾有城中少年纵火,火烧及宣室前殿,王莽险些被焚。按,此言“新都自焚”,非范晔误会史实,盖以商纣结局比拟王莽。
[16]虔刘:劫掠。《春秋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虔刘我边陲。”庸:上庸,在今湖北竹山。此指公孙述。王莽死后,公孙述割据益州,自称蜀王。上庸地属益州,故以称公孙述。代:漠北之地。此指卢芳。东汉初年,卢芳据九原诸郡,被匈奴称为汉帝。
[17]梁:东汉初年,刘永在睢阳称帝,建立梁国,为时不足两年。赵:王莽死后,王郎在邯郸称帝,建立赵国,为时不足半年。
[18]三河:河南、河北、河东之地。未澄:王郎据邯郸,朱鲔据洛阳,彭宠据蓟城,张步占齐地十二郡,此皆三河之地。
[19]四关:指长安。长安古称关中,因东有函谷关,南有武关,西有散关,北有萧关。重扰:东汉初年,赤眉军据长安,汉将邓禹逼赤眉军弃城,数月后,赤眉军破邓禹,再入长安。
[20]递:再。
[21]金汤:金城汤池之省。金喻坚,汤喻热不可入。《韩非子·用人》:“不谨萧墙之患,而固金城于远境。”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失险:谓割据政权皆被汉军荡平。
[22]车书共道:《礼记·中庸》“车同轨,书同文”之省。
[23]灵庆既启:此指图谶显示刘秀将得天下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:‘刘氏复起,李氏为辅。’”灵,神。庆,祥瑞之兆。启,显示。
[24]人谋:众议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人谋鬼谋,百姓与能。”赞:助。
[25]明明:犹英明。庙谋:犹庙算,朝廷拟定的谋略。《尉缭子·战权》:“高之以廊庙之谕。”
[26]赳赳:英武貌。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。”雄断:雄才善决断。
[27]於(wū)赫:叹词。《诗经·商颂·那》:“於赫汤孙。”有命:天命。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有命既集。”
[28]系:继。
【翻译】
赞说:火德之政中道衰微,大盗王莽篡夺皇位。九州大地狂飙激荡,日月星辰黯然无光。百姓厌恶动乱欺诈,天神也想重兴汉邦。光武皇帝大受天命,佳气神光自然显现。征兆隐微先于事物,奇略无比经天纬地。王寻王邑挥师百万,如貔如虎蜂拥而来。战车如雷震动原野,旗锋高扬横扫长云。英气威风一旦振起,王莽难逃自焚命运。公孙卢芳割据庸代,刘永王郎纷起称帝。三河之地尚未澄清,长安城中再受骚扰。汉军战旗回首一展,再来替天奉行征讨。金城汤池失其险要,文书同规车马同道。天之瑞兆先已昭示,天下人才同来赞助。朝廷谋略无比英明,世祖雄武善于决断。光武皇帝秉受天命,上继前汉不朽基业。